在當前社會中,精神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香港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城市中,焦慮與壓力往往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為應對這一挑戰,香港心理衞生會早前對全港的關愛隊隊員提供了「精神健康急救課程」,並就其有效性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評估。結果顯示,這個課程能顯著提升隊員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和應對能力,並促使該會提議將此課程推廣至全港所有的關愛隊。
自2022年,香港政府成立了18區關愛隊,旨在擴展社區網絡並探訪有需要人士。這一策略不僅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還讓許多在面對精神健康問題時孤獨無助的人獲得了支持。香港心理衞生會負責人表示,精神健康問題的預防工作至關重要,形象地指出:「投放1元有5元回報」,這說明了投資於精神健康教育的長期效益。
為了深入研究「精神健康急救課程」的效果,香港心理衞生會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合作,在2023年4月至6月期間對127名接受該課程的關愛隊成員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參加者在精神健康知識、對情緒病及精神病患者的接受程度、以及如何有效地應用社區服務等方面均有明顯的提升。具體來說,這些成員在知識評估中的得分達到了45.6分(60分為滿分),顯示出他們在精神健康領域的認知水準已達到令人滿意的高度。
關愛隊成員鄭先生在參與課程後感慨良多,他認識到多數精神病患者並不具暴力傾向,並認為關愛隊的任務就像是社區中的「哨兵」,他們能夠早期識別異常行為並提供必要的關懷,這樣的介入有助於及時發現問題並給予支持。
副總幹事黃敏信強調,推動預防性措施是提升整體精神健康的重要一步,因此香港心理衞生會建議將精神健康急救課程在全港關愛隊中廣泛推廣,並為部分隊員提供專業導師的培訓,使這些知識能持續傳承,進一步增強關愛隊的服務能力。
另一方面,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崔佳良指出,儘管社會中存在質疑聲音認為關愛隊的角色無法替代專業人士,但事實上,關愛隊在社區的覆蓋率和滲透性更具優勢。她強調,全球都在用「金字塔式」的方式來處理精神健康問題,關愛隊的基礎服務功能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及早識別和防範的層面。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也指出,透過專業培訓,關愛隊能夠加強社區的精神健康服務,與地方間的協作也將更加順暢,建立更為有效的支持網絡,讓更多受困擾的精神健康患者能夠勇於求助,從而促進全社會的心理健康與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