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欖隧道專營權即將在明年5月屆滿,政府計劃將該隧道收回自行營運。新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於今日(7日)首次以局長身份發表的網誌中,表達了對於大欖隧道管理的重視,並闡述了未來的營運計劃。據悉,陳美寶將致力於推動運輸和物流業的轉型升級,發揮香港作為「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優勢,確保大欖隧道在使用高峰時期不會出現堵塞問題。
為了準備收回隧道的營運,運輸署與局方已經展開廣泛的諮詢,並對收費方式進行深入討論。最新的收費方案提出,所有車種的收費將會有大幅的下調,特別是私家車的收費減幅更達22%至69%。對於的士、貨車和巴士等商用車輛,減幅則更為顯著,範圍可達33%至80%。這樣的收費調整旨在鼓勵車主使用大欖隧道,緩解交通負擔。
陳美寶在網誌中指出,根據目前建議的繁忙時段收費標準,預計大欖隧道將能充分滿足需求。但她也強調,如果進一步下調商用車的收費,將不得不提高私家車的隧道費用,以確保通行的流暢性。這一調整是基於對交通流量的綜合考量;如果過度降低某類車輛的收費,將可能引發額外的車流,結果將導致繁忙時段的嚴重擠塞,最終影響各類型車輛的通行效率。
關於大欖隧道的維護,陳美寶指出,整個隧道長3.8公里,加上收費管制區域,總長度接近10公里,相當於五條青馬大橋的長度,因此其維修成本相當可觀。當前在非繁忙時間的定價被認為是「成本價」,未來在制定收費政策時,必須堅守用者自付的原則,以確保隧道的可持續運營。
陳美寶還提到,由於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使得新界北地區的交通需求日益增加,預計隨著人口和就業機會的增長,日間的車流量將會持續上升。因此,針對私家車與電單車在不同時間段的收費結構,必須進行合理規劃,不能僅僅簡化為繁忙與非繁忙時段的兩個分類,應該針對不同時段的車流實際情況制定更為靈活的收費策略。
處理大欖隧道的收費問題,是一項需平衡各方需求的挑戰。陳美寶表示,運輸局將積極改善連接大欖隧道的交通措施,旨在為市民提供更為便利的出行選擇,並整體優化新界西/北道路網絡的運行效率。這一系列的計劃旨在讓大欖隧道在未來能夠切實運轉高效,為香港的交通系統增添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