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8日),香港街馬賽事如期舉行,吸引了超過19000名跑手參加,包括來自64個國家及地區的3069名非本地跑者。然而,賽事結束後,部分半馬跑手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不滿,指責賽會的安排混亂,尤其是在跑道指示及水站的服務上,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
賽務安排本應流暢,然而在賽事過程中卻出現了多個問題。一些半馬參賽者在經過藍隧道的折返點時,發現工作人員擋住了正確的折返路線,並錯誤地指示他們繼續向前跑。根據跑手的回饋,這一指示迫使他們不得不在原本21公里的賽程中多跑出2至9公里,對參賽者的體力和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曾有參賽者表示,自己最終跑完的距離接近30公里,這對於賽事的公平性和參賽者的健康無疑帶來了風險。
對此,香港街馬的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梁百行回應,賽事中出現指錯路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工作人員的指示出現誤解。他表示,儘管這只是零星個案,但賽會非常重視,會進一步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以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賽道上的狀況並不止於路線指示出錯。當天賽事在東區走廊近東岸公園出發,並經過東區海底隧道,按計劃在將南隧道的折返點轉回,途中多名跑手表示並未看到明確的折返位置。部分選手在隧道頂部看到指示牌,但卻因為工作人員的阻擋而無法折返。多位跑手都指出,相關指示不清晰,使他們在賽事中感到困惑和不安。
賽後,有參賽者如知名的日本跑手志村美希,也在社交平台慨嘆自己的賽事經歷,並感謝泰國跑者的提醒,讓她及時了解到跑錯了路。她的分享引起了不少關注,讓人們看到了這場賽事所蘊藏的挑戰。
除了路線問題,賽事的其他組織安排也受到指責。跑手們反映,包括行李寄存、賽後領取行李等方面存在混亂,造成大量選手在賽後長時間排隊等候。儘管部分跑手對賽會邀請海外跑手表示贊賞,認為這有助於推動賽事的發展,但對於行李處理與全局性管理的批評依然存在。
梁百行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會檢討整體物流安排,承諾將采取措施加快行李的領取流程,並對所有因為安排不周而受到影響的跑手表達歉意。他強調,未來賽會將努力提升運營的效率,確保每位參賽者都能享受到安全、有序的比賽環境。
這次香港街馬賽事引發的爭議,無疑為未來賽事組織提供了重要的借鑑,如何在海量參賽者中提供清晰的指示和有效的服務,將是大會未來必須面對的一個挑戰。對於賽事的參賽者來說,這也是一次深刻的學習機會,希望在未來的比賽中,所有的跑手均能擁有公正且順利的賽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