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港政府推動的大灣區養老計劃逐漸受到關注。根據《2024年施政報告》,政府計劃於2025年啟動為期三年的試驗計劃,旨在資助選擇前往廣東省安老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助長者入住指定的安老院,同時優化及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這一計劃的背景是考慮到許多香港長者希望在照顧服務質素高的環境中度過黃昏人生。
然而,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於9日的討論中,有議員表達了對該計劃的擔憂,質疑政府是否能夠持續監控內地安老院的質素。新思維政黨成員狄志遠指出,如果缺乏有效的系統管理,將會導致諸多問題發生。他提到,在香港也曾發生過安老院疏忽的案例,因此對內地院舍的質量把控更是讓人擔憂。他以「將老人家如同賣豬仔般送過去」形容此類情況,呼籲政府必須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
對此,香港勞工及福利局的副局長何啟明表示,狄志遠的看法是「片面」和「誤解」。他提及自己最近到內地視察時,看到當地的安老院具備相對高的透明度,並且因為兩地之間的文化差異,未來需要進一步磨合,探索能夠有效合作的制度。
在這場討論中,民建聯的顏汶羽則詢問政府是否有任何措施促進安老院加入該計劃,並提到有許多來自潮汕地區的香港市民對於該地區安老院的參與情況表示好奇。何啟明回應指出,參加該計劃的途徑包括政府以採購服務的方式與內地安老院合作,廣東省民政廳也會提供建議。他同時承認潮汕地區對安老院的看法仍存有一定的成見,並表明將與當地進行進一步的討論與溝通。
在這項試驗計劃中,政府將為每位受資助的長者提供每月港幣5,000元的支援,針對健康狀況良好且具備自理能力的單身長者,這筆資金的合計額度可達每月約港幣9,400元,這包括來自「綜援養老計劃」的現金支持4,400元及試驗計劃的資助。
至今,參與「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安老院總數已增至11家。根據政府的資料,到2024年10月底,已經有284名長者透過該計劃入住安老院,並且社會福利署至今接到超過30個申請,亦有超過200個查詢電話。
面對愈發嚴峻的社會老齡化問題,以及人們對於高質量安老服務的期望,政府的這項計劃能否順利推進,並在質量把控上圓滿落實,將是一段必須持續關注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