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欖隧道的專營權於來年5月即將屆滿,這一重要里程碑標誌著香港運輸政策的一次重整,政府將於屆時收回隧道的自行營運權,並致力於提供更為順暢便捷的交通服務。新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在其首篇網誌中,深度闡述了未來的政策方向和收費調整方案,強調了大欖隧道運營的重要性及其對香港整體交通流暢的重要影響。
陳美寶透露,政府已與運輸署密切合作,就接收隧道的安排進行了廣泛的諮詢,並擬定了最新的收費方案。根據方案,所有車種的收費都將有大幅度的調整,私家車的收費減幅最為顯著,達到22%至69%;而商用車輛如的士、貨車和巴士的減幅更達到33%至80%。這一系列的價格調整不僅對於改善市民的出行成本有著直接影響,也旨在提升大欖隧道在繁忙時段的通行效率。
陳美寶在網誌中提到,隧道的現有收費模式將會根據實際通行狀況進行調整。她解釋道,在目前建議的繁忙時段收費水平下,預計大欖隧道的剩餘容量將會被充分利用。然而,她也警告,若進一步下調商用車收費,則必須提高私家車的隧道費用,以避免造成交通擠塞的情況。相對地,如果私家車或的士的隧道費延續降幅,預計會引發更多車流,最終可能導致擁堵,影響到所有車輛的通行,得不償失。
陳美寶強調,將不會低估未來的工作挑戰,並表達了對於運輸及物流局團隊的期待,承諾將帶領他們在政策上積極尋求創新與變革。她指出大欖隧道全長3.8公里,結合收費管制區全長達約10公里,維護開支不容小覷,而目前的收費標準幾乎接近成本價,呼籲使用者應意識到維修和運營所需的資金支持。
這份收費方案亦考慮到了隧道的分時段收費,目前根據車流數據,繁忙時段和非繁忙時段的交通流量差異顯著,因此未來將根據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調整收費策略,以應對日益增長的車流。陳美寶表示,需要在「一般時段」的費用設置上進行調整,預留出應對未來車流激增的空間,而非簡單劃分為繁忙和非繁忙時段。
最終,陳美寶重申了在處理大欖隧道收費問題上,平衡各方需求的重要性,並指出局方正在積極推動改善接駁交通的措施,以確保在收回隧道的同時,整個新界西和北的道路網絡能夠順暢無阻,為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加穩定和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