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音樂人伍仲衡因其在《中年好聲音3》的評審工作受到爭議而被停任。TVB隨即發表聲明,強調該節目一貫採用擁有不同專業背景的音樂評審,旨在保證節目的專業性和公正性,選拔真正具才華的音樂人才。然而,伍仲衡的離職消息卻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烈討論,甚至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對此事的支持,認為伍仲衡的評價標準存在問題。
在《中年好聲音3粉絲信息交流分享區》的討論中,許多網友表達了他們對伍仲衡的負面看法。「滿意他被炒魷的留言都不少,港普說話笑得冇情緒,演唱能力更是堪憂,」有網友批評道。雖然伍仲衡是一位資深音樂人,但對於海外選手的評價,卻因其普通話及英語不流利而受到限制。網上討論的熱度,也反映出他在評審中的尷尬與爭議。
同樣引起輿論熱潮的還有「肥媽」Maria Cordero。在《中年好聲音3》的早期階段,她的評分方式也曾多次受到批評,尤其是快速按燈的行為。有些網友質疑這種做法會對其他評判產生影響,甚至引發了「長明燈」的戲谑稱呼。肥媽則回應說,參加者經歷了重重考驗,按燈旨在給予激勵與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不同的觀點,讓觀眾對於評審的舉動產生了更多的思考。
音樂人趙增熹在《聲夢傳奇》中曾因直接的評語而受到強烈反彈。他對於參賽者的批評直白無情,經常讓觀眾和選手感到震驚。對此,他表示自己只是希望以直接、有效的方式給出意見,但這樣的風格卻也引起了不少爭議。評審的良苦用心常常被外界誤解,這也使得評審在心理上承受更大的壓力。
在這股評審風潮中,ViuTV的《全民造星》也不例外。許多評委如王貽興和蕭定一等都遭到網友的質疑,反映他們在評價中顯得過於「hea」,缺乏對選手能力的深度剖析。王貽興在節目中直接對參賽者表達不滿,甚至會牽扯到他們的長相及個人風格,引發了對評審行事風格的熱烈討論。
在這樣的環境中,評審的角色顯得格外重要。他們不僅是比賽的評價者,更是在青年藝人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扮演著引導與檢視的雙重角色。陳潔靈在接受訪問時指出,給予參賽者評價是需要技巧的,尤其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卡位,為選手提供一個理性的自我認知。
總的來說,作為評審的伍仲衡和其他音樂人都面臨著無形的壓力與責任。每一位選手的背後都有著夢想與努力,評審的評價對於他們來說既是肯定也是挑戰。評審在節目中所展現的態度和言辭都可能成為參賽者未來的一部分,這讓每一位評審都不得不深思熟慮,並在自己的評價中把握好分寸。即便在爭議中,評審始終應該記住的是,他們是那些追尋夢想的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盡管有時前路曲折,卻依然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