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的士行業面對新規定,業界反應不一亟需政府支持

的士行業面對新規定,業界反應不一亟需政府支持

分享:

近日,香港政府向立法會提交了一份重要文件,提出了一項關於的士行業的改革建議。該建議要求所有的士必須安裝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通常被稱為車cam)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並且所有的士司機需提供至少兩種電子支付方式,包括二維碼和其他形式的支付選項,例如支付寶香港、香港微信支付、八達通、信用卡及FPS等。令人關注的是,政府並未打算提供任何財政資助,所有的成本將由的士車主自行負擔。

在這項建議中,的士小巴商總會會長周國強表示強烈不滿。他批評政府在基建上的大量投資卻對這些有助於增強行業信譽的技術安裝不願意提供任何資助,稱這種行為「孤寒」和不合理。他指出,近年來的士行業的工資和生意受到的不利影響,包括非法白牌車的興起、保險費用高昂,乃至乘客數量的減少,這些都使得車主在已經困難的情況下還需自掏腰包進行這些額外的投資,無疑是對行業的再次打擊。

周國強強調,雖然的士司機願意配合政府的計劃,因為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司機並改進的士的整體形象,但基於目前營運環境的艱難,他質疑為何政府連這些基本的津貼都不願給予。他也提到,根據行業反饋,許多司機並不熱衷於使用二維碼進行支付,認為這樣會浪費時間,因為需要攤開手機APP來進行掃碼,這樣比現金支付還要繁瑣。

另一方面,的士車行車主協會的永遠會長、的士業議會副主席吳坤成則對此政策表示支持,認為在安裝車cam後,應能夠幫助保險公司降低保費及其他附加費。此外,他指出目前市場上許多車cam的質量參差不齊,希望政府能夠設立一致的標準,從而保護其他業界從業者的權益。

在談到電子支付系統的推行時,吳坤成認為這是行業進步的重要步驟,並指出目前已有電子的士咪錶出現,具備多達18種不同的電子支付方式,大部分的士車主都在採用這些新技術,表明行業正在逐步適應這一變化。他也對電子支付是否會對司機的報稅造成影響發表意見,強調現今的電子支付系統與銀行系統並無直接聯繫,雖然資料的查詢仍相對容易,但相較於以往,該系統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整體來看,這一政策的推出或將成為香港的士行業面臨的重大轉折點,但業界對於未來的反應卻是褒貶不一,這引發了人們對政府政策支持及行業未來走向的廣泛關注。隨著電子支付的普及及新技術的引入,的士業是否能夠重見光明,仍需政府與業界之間深入的對話與合作,才能找到共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