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私隱專員公署針對求職平台JobsDB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顯示該平台與其上刊登匿名招聘廣告的八間機構均涉嫌不公平收集求職者的個人資料,違反了《私隱條例》。私隱專員已向這些機構發出執行通知,要求其立即糾正違法行為,並對部分機構發出勸喻信,強調需改善流程以保障求職者的社會權益。
調查顯示,自2023年1月以來,求職者可以透過JobsDB的“Quick apply”按鍵快速提交求職申請並上傳個人資料。然而,當求職者將資料提交後,這些資料被保存在JobsDB的管理系統內。值得注意的是,求職者有權要求刪除其個人資料,而JobsDB則會掌控招聘機構在何種情況下以及在何種時限內能夠訪問這些資料。
私隱專員鍾麗玲指出,這八間機構以“私人廣告商”的名義刊登招聘廣告,未透露真實的機構名稱,甚至用如“0000 0000”的假聯絡電話來引導求職者提供個人信息。這樣的做法使求職者在不明身份的情況下,盲目提交敏感資料,比如履歷表等,無疑增加了個人資料被濫用或盜用的風險。
助理個人資料私隱專員何芹若則提醒求職者,在遇到匿名廣告時,應保持高度警覺。她表示,這類廣告可能被用作不法個體的不當行為,來收集求職者的個人資料進行詐騙。她建議求職者在確認僱主身份之前,勿隨便回覆廣告或提供個人信息。
此外,私隱專員也呼籲招聘機構增加廣告的透明度,以便求職者能夠更安心地選擇工作機會。她指出,招聘平台也應對所接獲的廣告進行嚴格審查,以避免不法行為的發生,從而建立一個更加安全的求職環境。
此次事件引發社會對求職平台及招聘行業安全性的廣泛關注,顯示出在數位化求職流程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保障求職者的資料安全仍然是一項亟需解決的課題。求職者和雇主雙方都應共同努力,維護個人隱私,防範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