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科技助力,少年心聲:IVE學生以人工智能改善學童與長者生活

科技助力,少年心聲:IVE學生以人工智能改善學童與長者生活

分享:

隨著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等高科技的逐步普及,這些技術正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為人類提供更多便利。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工程學科的學生們,充分發揮所學,勇於探索,設計創新的互動遊戲,為小學生帶來趣味和學習上的助力,同時也投入社會服務,開發可提升長者生活質素的智能系統,展現年輕人的理想與社會責任感。

不久前,約有十位IVE的學生參與由職業訓練局(VTC)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合辦的互動AI遊戲體驗活動,旨在向屯門區20多位接受托管服務的學童宣傳精神健康。這些學生將AI技術融入遊戲中,不僅舒緩了學童的學業壓力,亦提升了他們對數碼科技的認識和興趣。

陳逸寧老師,IVE(李惠利)工程系的高級講師,負責帶領這次活動的學生。他表示,學生們為YWCA開發了10款不同的互動遊戲,包括「AI氣墊球」和「AI貪食蛇」。這些遊戲旨在讓學生在實踐中汲取經驗,並通過所學技能回饋社會,傳遞關愛和共融的精神。

一名參與此項目的IVE人工智能及機械人學高級文憑學生張力文(Vincent)表示,他從小便對機械人及自動化系統充滿興趣。完成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後,他選擇升讀高級文憑課程,深入學習AI編程、工程繪圖及機械人技術等專業知識。Vincent希望運用科技幫助他人,因此經常主動參加不同的社會服務活動,以實踐他的理想。

在此次活動中,Vincent負責研發的「AI動感氣球」遊戲吸引了不少學童參與。該遊戲的AI鏡頭可以自動捕捉玩家的手部動作,當手指觸碰到螢幕上的氣球時,氣球便會被戳破。遊戲的挑戰性在於限制時間內戳破越多的氣球,這不僅考驗反應速度,也提升了樂趣。Vincent在與學童互動的過程中,還介紹了遊戲的設計理念,包括涉及到的編程語言和運算概念,進一步培養了學童對編程及機械人的興趣。

除了Vincent設計的氣球遊戲之外,另一款名為「AI貪食蛇」的遊戲也頗受歡迎。學童們可透過手指操控遊戲角色,避免障礙物的同時摘取分數。更刺激的是,它還設計了雙打模式,讓學童們可與朋友一起競賽,增添了互動和樂趣。許多參與活動的學童表示,這些遊戲既新奇又有趣,從未想過能以這種方式與電腦互動,極大地放鬆了他們的學習壓力。

除了為學童研發互動遊戲,Vincent同樣在服務獨居長者方面付出了努力。他經常在課餘時間擔任義工,探訪獨居長者並提供學業輔導。他回憶起一次探訪中,遇到了一位表示洗衣機操作繁瑣的婆婆,這讓他感受到長者在科技使用上的困後,於是靈機一動,決定利用IoT科技、傳感器和電腦編程來開發「IoT自動洗衣系統」。

這個系統的設計理念十分簡單:用戶只需將其安裝在洗衣機上,系統便可自動偵測洗衣程序的完成,並按照使用者的需求重複啟動洗衣程序。這樣一來,婆婆就不需要再記住操作按鈕,從而減輕了她的負擔。在使用後,婆婆表示系統簡單易用,省時省力,Vincent聽到這番讚美,深感欣慰與鼓勵。

展望未來,Vincent堅持將科技應用於社會服務,期望繼續研究機械人學及自動化系統,助力大眾生活,解決現實中的各種挑戰。他的理想是以科技為媒介,促進社會的進步與共融,讓每一個人都能生活得更加舒適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