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選委界議員表現持續受到矚目,未來選舉將引發新一輪的角力

選委界議員表現持續受到矚目,未來選舉將引發新一輪的角力

分享:

立法會在經歷了完善選舉制度的重大變革後,即將步入其最後一個立法年度,各界對議員的表現充滿期待。而在這90個議席中,選舉委員會界別的議員數量最多,佔據了40席,這也使得他們的表現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選委界的議員們在政界上的活躍程度以及所引發的爭議,近來成為了茶餘飯後的熱話。

選委界議員是由1500名選舉委員選出,初衷是希望這些議員能夠從宏觀的角度思考政策問題,減少受限於既有的利益綁架。然而,這項制度卻對議員的個人能力和定位提出了挑戰。儘管有部分議員以其敢言的風格在民生議題上表現出色,另一些議員則因為特定議題而獲得媒體的高度曝光,但更多的代表則在議會中顯得「面目模糊」,存在感不足。有傳聞稱,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議員因表現不佳或個人因素,將面臨不連任的風險,選委界無疑是其中的重災區。

隨著選舉日益臨近,議員們的言行舉止開始引起政圈的熱烈討論。例如,選委界的尚海龍近日在大會上要求提出急切的質詢,專門針對珠海市體育中心發生的一起駕駛撞人事件,詢問港府將採取何種措施以避免類似「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並提升市民的安全感。然而,議會主席梁君彥卻以質詢的急迫性不足及缺乏與公眾重大關聯性為由拒絕了該要求。這一決定引起了不少議員的不滿,認為尚海龍在此舉中似乎帶有一絲博取眼球的成分。

其實,梁君彥對急切質詢的批准向來比較謹慎,自本屆以來僅批准過一次急切質詢,涉及當時第五波疫情的應對措施。其他類似的急切質詢則基本上都被否決,包括與荷里活廣場斬人案相關的質詢,因為梁君彥認為特首已在事發後迅速採取了相應措施。對此,尚海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主席的決定是公允的,他將會尋求其他方式表達對事件的關注,同時,他也對自己的表現表示虛心接受批評,認為多元化的意見是立法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期立法會的議程上,第六波疫情及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議題引發了更多的關注。有6名議員,皆屬於選委界,針對「制訂『人工智能+』策略」提出修正案,儘管最終的改動意義相對有限,但仍表現出議員們在選舉前希望提升自身曝光率的強烈願望。有經驗的議員評論過去曾經出現修正案數量過多的情況,並指出如無真知灼見,無謂提出不必要的修正案,但理解新丁議員在選舉逼近時迫切希望爭取表現的心理。

在不同的委員會上,部分議員展現出相當強烈的發言慾望,履行監督政府的職責。但發言的質量成為另一個討論的焦點。有資深議員直言不諱地批評少數新進議員在通訊群組過於頻繁地分享參加活動的情報及自製的時局分析視頻,讓其他人士感到厭煩,並表示這些行為簡直讓人無法理解。

隨著明年即將進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選委界的競爭日益白熱化,一場激烈的考驗將在即將到來的角逐中展開。可以預見,這場比賽將是各派議員一展所長的時刻,而立法會的運作也將面臨新的挑戰。在這如同《魷魚遊戲》的角逐中,勝者將不僅是能夠成功連任的議員,更是那些能為市民發聲,展現真正代表性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