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計畫上,政府於上月底邀請了85間企業簽署支持和參與的意向書,這一舉措被視為推動本地經濟和展示企業團結的重要一步。全國政協常委及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近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了這份意向書的重要性,並指出企業在投資意向上的分歧反映了香港作為自由社會的特質。
蔡冠深表示,這份意向書不僅是對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支持,更是各參與企業間團結的表現。他提到,雖然各公司在投資決策上會依據自身的考量和利益,但整體參與的意向已經展現了企業界對未來發展的共同信心。蔡冠深舉了“眾志成城”的例子,認為只要合力發展,香港的經濟將會迎來新的機會與成長。
他指出,北部都會區擁有龐大的商機,尤其在創新科技領域,這正是當前香港政府和企業都希望推動的方向。蔡冠深補充道,雖然目前的“南金融”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在“北創科”方面仍需付出更多努力形成實質進展。他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參與,就能把這片尚在發展中的區域轉變為香港未來經濟的新引擎。
在此次訪問中,蔡冠深也回應了關於投資與中央政府指示的問題。他表示,企業簽署意向書不必然等同於完全依從中央的指示,而是對未來共同發展潛力的一種信號。他提到,意向書並無法律約束力,真正的行動還需企業自身根據市場狀況進行判斷和選擇。
談及國際形勢,蔡冠深指出,隨著特朗普即將於明年初再次擔任美國總統,香港企業需靈活應對可能出現的經濟和政策變化。夏寶龍在上月的座談會上並未對此發出具體指示,這使得企業在面對敏感局勢時更需尋找新的機遇。蔡冠深提到,拓展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東南亞、南美以及中東的市場,將是企業們未來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但最實際的發展仍是在內地市場的開拓。
總結來說,蔡冠深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持樂觀態度,呼籲企業共同努力,攜手迎接未來挑戰。香港的經濟發展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在這個自由社會中,廠商各自根據自身的實力和方向,尋求最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最終實現香港的全面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