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英(楊sir),67歲的跆拳道教練和運動員,其跆拳道旅程可以追溯到半世紀之前。他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在每次比賽中都要比上次做得更好。1個月後,楊sir將在紅磡體育館參加跆拳道品勢世錦賽,為香港隊披甲出征。他充滿激情地表示,會繼續在跆拳道的道路上「一直打落去」,更對於能夠與在人氣男團Mirror中擔任隊長的兒子楊樂文(Lokman)互換角色感到無比興奮,「今次輪到我上台!」
在專訪開始前,記者打算為楊sir拍攝封面照片。他在看到拍攝的成品後表示:「哎呀!我的姿勢做得不夠好,背挺得不夠直,請問可不可以再影一次?」他隨後重複幾乎相同的姿勢,唯有在他解釋之後,大家才發現其中的微妙差異。對於楊sir來說,普通人眼中的「毫釐之別」在他這個對自我要求極高的武道家眼中卻是「千里之差」。
楊sir是香港品勢跆拳道隊內唯一一位參加65歲以上組別的成員。回憶起他初入跆拳道的那段時光,他表示這項運動在香港的普及程度相當有限,當時的道館十分稀少。他在15或16歲時經同學介紹才接觸到了這項運動,並開始在道場訓練,當時的環境十分簡陋,「那時沒有地面垫子,大家只能在階磚地上訓練。」年輕的楊sir活潑好動,剛開始學習跆拳道時也感到難以安靜下來,然而這種專注力的培養讓他學會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品勢跆拳道不涉及對打,運動員的表現依靠所展示的套路來評分,因此它相對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人士參加。楊sir認為,這項運動是一種自我修行,能夠幫助參與者挑戰自我,找到最好的自己。他表示:「跆拳道教會了我許多人生哲理,例如尊師重道、嚴守紀律、克己修身、以禮待人等價值觀。」
隨著進入成人生活,楊sir在工作與訓練之間保持平衡的難度明顯加大,但他堅持不懈的態度卻絲毫不減,反而在這份挑戰中找到了樂趣。他說道:「沒有出現放棄的想法,因為每一次的跆拳道訓練都讓我鍛鍊耐性,學會堅持面對問題。人生不同階段的體會和啟發,讓我明白持續練習的重要性。」
大約13年前,品勢跆拳道港隊成立,楊sir在翌年通過甄選成為其中一員。如今,他除了參加港隊的訓練外,也會當興趣班的教練,推廣這項運動,並且指導各年齡層的學員。他指出,跆拳道的多種規範能有效幫助小朋友修身養性,對於長者也有助於增強日常生活中的平衡能力和筋骨強度。
作為教練的楊sir時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則,他認為「實際行動往往比口頭宣說來得更有效」,因此他努力做好榜樣,讓學生們在他的影響下有所成長。在不斷追求突破的同時,他也保持學習的態度,經常研究其他武術,例如太極和空手道,並與其他教練交流,尋找進步的靈感。
作為跆拳道的愛好者,楊sir曾在兒女小時候教授他們這項運動,儘管最終他們並未選擇繼續走這條路,卻依然全力支持他們去追求自己的興趣。兒子Lokman在考獲黑帶後選擇進入舞蹈界,如今擔任人氣男團Mirror的隊長。楊sir說:「我希望不僅教會他們跆拳道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懂得守紀律、做正確的事。」
隨著「跆拳道品勢世錦賽」的臨近,楊sir表達了對於家人的感激,因為為了準備這次比賽,他的訓練次數已經由每周兩天提高到六天。他透露,「家人會前來支持我,而我也很高興能夠與Lokman交換身份,這次輪到我上台!」他希望能在主場的觀眾面前奮戰,試圖挑戰冠軍。
楊sir提到,對於訓練的付出,口罩更是他訓練時的「秘密武器」,用於模擬高原訓練環境。如果能夠斬獲冠軍,他希望能開設自己的道館,但也坦言,由於香港的競爭激烈及場地有限,這個夢想目前還不好實現。「我有這個意願,但現階段還不是時機。」他表示要兼顧港隊訓練,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至於未來的打算,楊sir對年紀增長帶來的挑戰並不感到憂慮,反而感謝專注於跆拳道訓練後,身體狀況顯著改善,壓力減輕。「我將會在跆拳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只要有機會,我就會一直打下去!」他的信心和堅持激勵著身邊的每一位追逐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