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22日)晚上8時40分,台灣台南地區發生了一次規模4.7級的地震,隨後還伴隨著兩次餘震,震源深度僅15公里,這屬於淺層地震,因此對周邊地區的影響較為明顯。本港的香港天文台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即時收到了市民的報告,並於晚上9時發布了消息。據初步分析,該地震的震中位於嘉義西南偏南約32公里,與香港的直線距離約為630公里。
隨著地震的發生,超過十名市民向香港天文台報告感受到輕微的震動,震動持續了數秒鐘。天文台亦表示,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留言,提及在朗屏地區感受到地震的跡象。此外,來自廣東和福建地區的網民,亦在微博上分享了他們的感受,表示這些地區的居民同樣感受到了震動,顯示此次地震的影響範圍超出了台灣本島。
根據台灣中央氣象局的資料,台南地區在晚上8時40分至8時43分之間,瞬間感受到多次震動,分別為5.4級、3.5級及4.3級的地震,初步顯示當地的地殼活動活躍。這種頻繁的震盪引起了民眾的關注,尤其在台南附近的居民,無論是在室內還是戶外,都有感受到一定程度的顫動感。
香港天文台的報告也指出,根據修訂的麥加利震度表,本港此次地震的震感評估為二級,意即在樓宇高層或者某些適當位置,靜止的個體都能感受到這股震動。
不僅僅是香港,據中國地震台網的報告,台灣地震的消息也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蔓延,許多福建和廣東的網民對此次地震表達了關切和反應,甚至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進一步引發了關於地震安全的討論。
這次台灣地震已然成為了一個警鐘,提醒了民眾對地震的重視以及防範的重要性。在地震頻繁的地區,做好防震措施和提高應變能力,將是每位居民都應重視的課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地震事件的監測和分析也將持續提升,以期降低地震帶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