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生活 » 重新審視:臺灣植物與臭氧—科學與政策的交錯

重新審視:臺灣植物與臭氧—科學與政策的交錯

分享:

環境部於6月25日宣布,15種常見臺灣樹種在高溫環境下釋放的「異戊二烯」,可能加劇空氣污染。這一化合物是臭氧的前驅物,包括了如臺灣肖楠、楓香及烏心石等地方植物。此舉在林業界引起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王升陽解釋,異戊二烯本質上是植物在高溫下保護自身免受熱損傷的一種天然反應。這種化合物只在日間釋放,且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其釋放量會相對減少。王教授指出,雖然異戊二烯會與氮氧化物反應產生臭氧,但此過程非常複雜,需要超過37至38度的高溫,並且需要大面積森林的參與。

2009年,環保署曾推薦烏心石和水黃皮等樹種具有淨化空氣的功能,但現在這些樹種卻被列為可能導致空污的類型,這一矛盾引起了學界的質疑。王升陽教授強調,實際上,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量遠低於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應當更加關注減少氮氧化物等人為污染物的排放,而非限制某些樹種的種植。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長曾彥學也表示,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對人體無害,只有在特定高溫及氮氧化物存在的情況下,才可能轉化為臭氧。他批評環境部未有確實數據支持即公布這一消息,且這些被列為問題的樹種均為臺灣的原生植物,應該更謹慎處理。

這場科學與政策的辯論凸顯了需要在環保措施與本地生態保護之間找到更合理的平衡。專家們呼籲,應進行更多科學研究和評估,以確保政策的制定既科學又公正,保障臺灣豐富的自然遺產不受無謂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