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低收入年长照顾者面临重重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社协呼吁放宽护老者津贴门槛

低收入年长照顾者面临重重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社协呼吁放宽护老者津贴门槛

分享:

随着香港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日益严重的“以老护老”现象逐渐浮出水面。据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与岭南大学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低收入年长照顾者面临的挑战研究报告》显示,低收入照顾者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有着不容忽视的精神负担。报告强调,急需政府降低护老者津贴的申请门槛,以减轻这些无声英雄的困境。

此次研究从2024年3月至6月期间对30位年满60岁且经济状况较差的年长照顾者进行了深入访谈,旨在揭示他们在照顾家庭成员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挑战。岭南大学亚太老年学研究中心的总监陈泽群表示,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参与者普遍反映其经济负担沉重,其中约90%的受访者表示,医疗费用、房租及交通费用都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沉重负担。然而,政府目前的津贴措施并未有效缓解他们的压力,现行的“护老者津贴”申请门槛过高,导致绝大多数低收入年长者遗憾无缘。

调研还发现,现有的公共交通乘车优惠未能满足照护者的实际需要,特别是针对体弱长者的交通工具设计缺乏合理性,迫使照顾者不得不承担昂贵的打车费用,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其经济负担。值得一提的是,受访者及其被照顾者普遍平均患有两种长期疾病,而在那些照顾者中,近65%的参与者更是饱受肌肉骨骼疾病的折磨,难以正常活动,仍需全职照顾身体状况不佳的家庭成员。

在精神健康方面,调查显示,超过70%的照顾者感受到身心俱疲,不少人出现了失眠、焦虑与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部份被照顾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照顾者不仅要承受心理负担,还有每日处理排泄物、呕吐物和更换尿片的繁琐工作,这些都让照顾者倍感压力与无奈。

李婆婆,今年72岁,正是这类年长照顾者的缩影。她的丈夫87岁,长期受脑退化症、高血压、失眠及骨科疾病的折磨,卧床已有6年。为了全心照顾丈夫,李婆婆辞去了自己的工作,然而高强度的照顾工作和缺乏休息让她的身体与精神日益虚弱。她曾多次拨打182 183照顾者热线寻求帮助,却屡屡被建议联系其他机构,而许多社区服务又需提前预约,导致她的紧急需求得不到满足,内心的无助感与日俱增。

在得知这一调查结果后,香港社协呼吁政府应当采取行动,放宽“护老者津贴”的申请条件,同时改变对长生津、伤残津贴及社会援助的限制,以便更多基础经济层面的低收入年长照顾者能受惠。此外,社协还提议政府增加紧急支持服务,除了现有的182 183热线外,建立一支24小时高效响应的紧急援助团队,以帮助更多在极端情况下需要援助的照顾者。

这一系列的调查结果与建议,反映出低收入年长照顾者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既是对其无私奉献的肯定,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