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科技 » 點燃群星,小米的新十年征途

點燃群星,小米的新十年征途

分享:

“同級無敵”這句話,用來形容產品可能過於激進,但用在雷軍的年度演講上,卻再合適不過。

在7月19日的夜晚,雷軍親自駕駛小米SU7進行賽道漂移的視頻,瞬間點燃了當晚的氛圍。

這場以“勇氣”為主題的年度演講中,有徘徊、有迷惘,也有委屈,但最終,所有故事的結尾仍然是雷軍那句話:“雖千萬人,吾往矣。”

小米SU7超過10萬台的累計訂單,見證了小米的脫胎換骨,這一成就遠超預期,也與小米“新十年”的飛速發展相呼應。

除此之外,小米年度新品如大小摺疊手機等,為市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驚喜。而“全年10萬台交付目標預計將在11月提前達成”的承諾,更是打消了市場對於產能問題的疑慮。

米粉們的興奮仍未平息,“挑戰紐北最快四門量產車”的豪言壯語,讓人們明白,小米對於製造夢想之車的決心,認真得可怕。

三年高端探索,兩年跨越成長,“新小米”到底有了哪些變化?

2024年,小米進軍高端市場已經成為市場的常態,像呼吸一樣自然。

五年前,當市場對手機行業的未來普遍持悲觀態度時,小米推出了“小米+Redmi”雙品牌戰略。曾以“極致性價比”為標籤的小米,進軍高端市場自然引發了廣泛的質疑。

在經濟承壓的背景下,小米有過“小米10系列首發一分鐘破2億銷售額”的輝煌開局,也經歷過11、12系列不達公司預期的低谷。

但“小米用三年多的時間,投入上百億,數萬人的共同努力”並沒有白費。

與徠卡的合作,讓13到14代的小米影像在大眾用戶和專業攝影圈積累了良好口碑。將融合光學、色彩引擎、仿生感知、加速引擎、生态引擎、ISP這些技術架構引入手機影像後,更是在互聯網上引發了“玩相機的是怎麼看待玩手機攝影?”的熱烈討論;大小摺疊雙“機皇”、K70至尊版等三款旗艦新機接連推出,並成為年度最佳。

如今的小米,站穩了雷軍所說的“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並成功立足於4-6K的價格區間。

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國內市場的激活量反超蘋果,躍居第二,與蘋果、華為形成了新的“高端第一陣容”,並成功突破海外市場。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已連續16個季度位列全球前三。

至於汽車市場,更是無需多言。用雷軍自己的話說,“熱度遠超想象”。

上市僅27分鐘後,小米SU7的大訂數量便達到5萬台,首月鎖單及交付創下行業紀錄,重現了小米手機當年的奇蹟。即便考慮到產能爬坡,小米SU7的月銷量數據,除了Tesla Model 3,目前國內還沒有其他廠商能做到。

從2024年一季報來看,在經歷前兩年的低潮後,小米已再次步入增長快車道。總收入人民幣755億,同比增長27.0%,連續兩個季度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經調淨利潤人民幣65億元,同比增長100.8%,創單季歷史新高,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達23億元。

一系列深刻的變化與關鍵的跨越——如IoT業務顯著增長、手機業務回暖,核心主業的強勁增長,都離不開小米清晰的戰略佈局、對底層技術的長期深耕以及系統化能力的成長。

2020年的首次演講中,雷軍將“技術為本、性價比為綱、做最酷的產品”定義為“小米三大鐵律”。

在這些鐵律下,自然是“硬核”。

截至2023年底,小米技術研發已進入12個技術領域、99個細分賽道,全球範圍內的授權專利數超過3.7萬件,「人車家全生态」全面進展。

汽車工廠的建成、澎湃OS的強勢來襲,以及一個更“科技少壯派”的決定,即用AI對所有品類進行再造:除了小愛同學進入車內、AVP、NOA等小米SU7的眾多突破創新,小米還要基於獨一無二的「人車家全生态」的AI佈局,發佈自研語音大模型,全面升級大模型小愛,並且完全免費,用AI再造所有品類。

技術革命往往因過於宏大的敘事或二級市場的炒作而顯得虛無縹緲,但小米卻以實打實的硬橋硬馬方式,把革新帶到了工廠的流水線上,並在“科技春晚”這樣的公開場合呈現給大眾。

「人車家全生态」完整閉環後的第一次科技春晚,究竟帶來了什麼?

不久前,大摩在其投資報告中將小米列為首選推薦,稱“這是基於對小米電動車業務估值從900億元人民幣升至1100億元人民幣,以及智能手機與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協同效應的推動。”

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多家國內券商機構也在研報中高度肯定了小米「人車家全生态戰略」下的成長空間。

雷軍第五次個人年度演講的核心,不僅僅在於其過去三年所經歷的起伏,更在於這場同級無敵的“科技春晚”所包含的豐富內涵。

首先,大小摺疊等一系列小米年度新品,包括新一代折疊屏旗艦小米MIX Fold 4、歷時三年打造的小米首款小折疊手機小米MIX Flip、性能魔王Redmi K70至尊版等三款新品手機。

大摺疊手機是小米旗艦中自研密度最高的產品,集八顆澎湃自研芯片和三大核心自研技術於一身,在輕薄、影像、性能、可靠性、體驗等各方面全面看齊Xiaomi 14 Ultra,是目前市場上最輕薄、最全能的大摺疊手機;

小摺疊手機則是小米摺疊旗艦的開山之作,擁有最強外屏、旗艦性能、旗艦體驗、旗艦AI能力,處處彰顯先進理念和對性能與體驗的深度把控;

K70至尊版則號稱“性能魔王,全面進化”,是Redmi有史以來最完美的旗艦機型。

除此之外,小米Buds 5耳機、小米手環9、小米手錶S4 Sport、米家空調Pro系列全新立式雙出風、米家全效空氣淨化器Ultra增強版等多款旗艦產品層出不窮,無不彰顯出小米驚人的創新實力和不斷開拓的勇氣。

當然,小米智能製造的最新成果,少不了其自建自研的三座智能工廠。

2020年初,小米在國內最高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手機工廠之一——小米北京亦莊智能工廠正式投產;

2024年,小米汽車工廠揭幕投產,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產能達到滿負荷後,每76秒即可下線一輛小米汽車;

本次發佈會上,雷軍宣布了小米

智能製造的最新成果:小米最新發佈的大小摺疊手機全部來自全面量產的新一代小米手機智能工廠。

7月8日剛剛啟用的小米新一代手機智能工廠,投資24億元,按照「世界級燈塔工廠標準」設計建設,硬件設備96.8%自研,製造軟件100%自研,年產能達到1000萬台旗艦手機,並被評為“國家級智能製造標桿企業”。

這意味著什麼?

小米已具備引領時代的大規模智能製造能力,自己就是頂級供應商——一條產線260種設備全部模塊化,關鍵工藝100%自動化,結合小米的“數字孿生智造平台”,可以從雲端定義並調整製造方案,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實現“柔性製造”;

四年三座工廠的佈局,給了小米放出豪言的底氣:小米SU7全年10萬台的交付目標預計11月就可以提前完成。

十年之約,小米的宏大目標

挑動米粉的心弦,雷軍最有一套。

發佈會的最後,高潮如期而至。

巔峰性能純電動車——小米SU7 Ultra Prototype正式發佈,並宣布將於2024年10月正式挑戰紐北賽道,目標是在十年內成為紐北最快的四門電動車,持續向保時捷發起挑戰。

為何“紐北之約”會引發如此熱烈的反響?

曾幾何時,人們疑惑為何世界各大頂級車廠都選擇在紐北試車,而國產車卻遲遲未能踏足這條賽道。

答案很簡單:實力不濟。

受益於韓寒電影的推廣,國內熟知巴音布魯克的壯麗風景,但對“綠色地獄”之稱的紐北賽道卻知之甚少。這條賽道上的上百個高速彎道對車輛性能的考驗不限於底盤性能、制動和轉向表現、車身剛性、引擎調校和輪胎抓地力等多個方面。

即使是自主品牌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躍遷式的發展,注重舒適性和實用性的商用車仍然不適宜在紐北刷圈速。

更何況,車廠要參加的是1-Pool——一個全球最嚴苛的封閉場地測試項目,准入門檻極高。

但小米要挑戰這條賽道,為什麼?

雷軍早就說過,要“先造一輛小米工程師想買的車”。

《美國汽車新聞》每年發布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從2020年到2024年,中國企業在榜單中的席位數量從7家增至15家,顯示出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卓越實力。

智能駕駛、先進設計、卓越性能、豐富配置,所有參數都可以在PPT上做得炫目無比,但這是“工程師想買”的車,理工男的思維有時候直得像鋼筋。中國的汽車工業,還缺少“測試”這一重要環節的拼圖。

曾經“去了也是丟人”的中國汽車工業,迫切需要一次證明自己早已今非昔比的機會。

這次即將參加測試的小米SU7 Ultra Prototype,搭載1個V6s和兩個V8s,小米超級三電機全輪驅動,綜合最大功率達1548PS,成為目前全球四門車中馬力最強的一款。

1330kW(16C)超大放電功率電池,即使在20%低電量下仍能輸出超過800kW的最大功率,全球領先的897V峰值電壓,以及峰值換熱能力達18kW,能夠在紐北賽道全程保持不過熱,功率不降頻;

另外全碳纖維車身設計,車重僅1900kg,重構空氣動力學設計,實現最大2145kg的整車下壓力,超過車輛自重——理論上在極速狀態下可以貼著天花板行駛,堪稱性能怪獸。

用網友的話來說,為什麼不去挑戰?咱家有這個實力。

在紐北賽道上刷新的,不僅僅是中國汽車工業多年來未曾踏足的紀錄,更是爭奪先進電動車技術制高點的深思熟慮與果斷決策,而這樣的決策,往往與勇氣為伍。

四個月前,在小米SU7的首次發佈會上,雷軍談到了為誰造車的問題,過去三年壓在心中的話一下子脫口而出:

他們不甘於平庸,仍在為夢想奮鬥;他們嚮往先進的科技,渴望幸福的生活;他們心中有火,眼裡有光,充滿樂觀與自信的光芒。

這次的年度演講中,雷軍引用茨威格的傳記,講述那些天才撕裂茫茫黑夜、決定命運走向的故事給予他的激勵。

而小米的數萬工程師,正在做著同樣激動人心的事——他們點燃了新的星火,奏響了勇氣的讚歌,揭開了中國硬核科技「群星閃耀時」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