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黎智英案審訊進入關鍵時期:法律與言論自由的交鋒

黎智英案審訊進入關鍵時期:法律與言論自由的交鋒

分享:

在2023年10月,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的案件,正式步入審訊的第105天。黎智英出庭自辯,他的發言與行為再度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他在庭上表示,儘管《香港國安法》自2020年6月30日午夜生效,但他仍然認為自己的行為並未違法,且他認為應該繼續接受訪問。

黎智英被問及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的發言時,他強調自己清楚需要更加小心,但並未意識到其行為會觸犯法律。他回顧2020年7月1日的情況,表示自己如今已經記不清楚當時發生的重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他於7月2日通過Twitter發佈了一篇《蘋果日報》的報導,其中提到香港警察的暴力行徑。這篇報導引起了庭上辯方以及媒體的極大關注,黎智英不認為該報導或其發佈行為違反了《香港國安法》。

辯方在審訊中展示了一位法律學者張達明於2020年7月1日的Facebook帖文,該帖文指出《香港國安法》的內容具有國內法制的特色,並對全世界的民眾提出警示,要求大家仔細了解該法律。黎智英確認他在當時曾閱讀過這篇帖文,並向助手Mark Simon傳送了香港大律師公會對該法的英文聲明。他表示,在閱讀這些資料時,他並未考慮到自己可能違反法律。

在接受辯方的質詢時,黎智英提到他經常會首選接受國際媒體的訪問,如CNN和英國的《衛報》,而本地媒體的邀約則相對較少。他強調,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他對發言的謹慎程度有所提高,以確保不觸犯法律。

此外,黎智英提及與李兆富的交流,舉例他曾向李兆富傳送了一則有關《蘋果日報》報導的剪報,並讓李兆富在Twitter上發帖。他願意與李兆富分享觀點,即便他當時已經請辭。在他看來,這些行為僅僅是分享事實和當前情況,並不違背法律。

辯方還展示了黎智英早前的一段影片,影片中他表達了對《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社會信任度下降的擔憂,並指出市民生活習慣的改變及其帶來的不便。他認為,法律的模糊性讓市民在生活中變得更加謹慎和膽怯。他在影片中形容香港的言論自由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並表示自己對未來的憂慮。

此外,黎智英回憶起自己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的心路歷程,透露曾考慮是否接受與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會面的風險,且對於在美國的活動和香港之間的法律衝突感到恐懼。長期以來,他一直擔心自己被送回內地受審。

這場案件並不僅僅是法律程序的展覽,更是對香港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深刻拷問。每一個細節、每一條證據,都在證明一個媒體人與法律之間的博弈,反映了當下香港的社會現狀及未來的無數可能性。隨著審訊的持續進行,黎智英這位這個世代不可忽視的媒體人物,面臨的不僅是法律的審判,更是整個社會對於自由、責任與未來的探討與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