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因涉及串謀勾結外國勢力而面臨的審訊,今天進入第106天。此案的爭議性吸引了大量媒體及市民的關注,黎智英在庭上自辯的過程中,其言論引發了法官與辯方之間的激烈討論。
黎智英在其直播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第一集中分享了他對現行《香港國安法》的看法。他提到,根據目前的法律情況,如果香港市民想要獲得保障,往往需要付出「保護費」以換取有權有勢官員的庇護。他形象地將香港的現狀與中國舉例,指出貪污腐敗正在侵蝕社會的根基。他的這番言論隨即引發了杜麗冰法官的質疑,法官指其言論並不屬實,而是個人的推測或觀點。黎智英則堅持其所言乃是事實,並表示這是他獲得的認識。
在庭審中,辯方向法庭展示了一些與黎智英在2020年7月與其秘書Julie的通話紀錄,記錄中提到的「飯盒會」的相關細節。他與《蘋果日報》的員工進行了溝通,關注他們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的困難與情況,並透過會議進一步探討應對措施。
此外,黎智英也討論了他對社交媒體管理的看法。他承認,在《香港國安法》實行後,自己的徒弟李兆富曾獨立決定不再管理他的Twitter帳戶,但黎智英隨後建議李應繼續管理Twitter帳戶,在暗中進行。這顯示了他在當前緊張政治環境中,仍然希望透過社交媒體發聲的決心。
庭上,黎智英也針對他與國際組織關係的方式作出了澄清,闡述了他與國際間的互動並非出於煽動,而是希望傳達香港的現狀,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對當前局勢保持關注。他表示,連結外國媒體與組織是為了推動公義,並不代表他有意願引發對中國的仇恨。
隨著案件的進展,黎智英的直播節目中一系列針對《國安法》的批評也被稱為激烈言論。法官李運騰在庭上提問,黎智英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論會引起廣泛的憎恨,黎智英則強調,他的出發點是為了昭示事實,並無意挑動仇恨。他希望觀眾的反應應基於真相,而非以情緒來解讀他的目的與意圖。
此案預計將繼續持續美方關注,並引起香港社會對於言論自由與政治迫害的深度討論。該案的情況會如何發展,仍有待後續的審理與解釋。案件仍在進行中,如何結束尚無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