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本年度預計面對高達1,000億元的財政赤字,社會各界對於高官薪酬的討論變得愈加熱烈。是否應該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帶頭削減公務員及高官的薪金,成為市民和問責團體頻頻提及的話題。最近,香港政府公佈了一些人事變動,其中包括羅淑佩接替楊潤雄出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及陳美寶接替林世雄成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兩位新任局長的薪酬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
根據查詢資料,自2024年7月1日起,香港特首李家超的月薪將達到469,495元,年薪超過563萬元。而15位決策局長的月薪則固定在接近38萬元,這使得每年政府在這些問責官員的薪金支出達到驚人的一億以上。這一數字的龐大程度,無疑引發了市民的質疑與反思。
具體來看,除了首長外,其他高官的薪資也不容忽視: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的月薪為417,330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月薪為403,215元,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的月薪則為389,580元。這些數據反映出,無論是在收入水準上還是在官位級別上,各位高官的薪水均有相對穩定且不斷上升的趨勢,根據2019年的數據,這些局長的薪金相比於2022年平均上升了3.8%。
額外值得關注的是,政府表示現有的薪酬安排是依據香港特別行政區一個獨立委員會的建議而進行的適當調整,旨在維持高層官員在日常運作中的正當性及必要性。根據相關制度,政治委任官員的薪酬會隨著消費物價指數和通脹進行定期調整。
在經濟艱困的時期,政府高官的高額薪酬是否合乎民心,恐怕是每一位公民都需要思考的課題。在財政狀況困難與薪酬支出懸殊的情況下,市民期待看到不僅是薪資上的透明與合理,更希望能夠透過真誠的問責與公正的管理,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