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氣候變化議題愈發受到重視,特別在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接連發生,這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注。為了響應這一迫切的議題,香港房屋協會近日在油麻地駿發花園的房協展覽中心舉辦了為期六個月的氣候變化主題活動啟動禮,活動名稱為《天氣暖咗,雨水多咗,有乜啟示?》。這次啟動禮不僅展現了房協對氣候議題的重視,亦是與政府及多個關注團體合作的成果,旨在提升公眾對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及全球暖化的認識。
本次活動得到多方支持,包括土力工程處、屋宇署、世界自然基金會及健康空氣行動,這些機構將共同從多個層面來介紹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知識。房協的企業傳訊總監梁綺蓮提到,隨著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及可持續發展的話題越來越熱門,房協希望推廣氣候變化的資訊,透過專題展覽、互動工作坊、專題講座、線上直播和遊戲等多元化形式,觸及約1萬名市民,以促進社區的討論與參與,並鼓勵大家採取行動,推動節能減排。
此次活動自然而然地貫徹了房協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梁綺蓮表示,房協設有一個跨部門的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以制定長期策略,積極配合政府的碳中和目標。房協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目標是為下一代推動可持續的未來。在房屋發展及物業管理中,房協致力推行各類低碳轉型措施。例如,在明華大廈重建第二期中,房協已開始進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評估」,旨在減少設計、建設、居民入住及拆卸等各階段的碳排放。而在沙田的乙明邨「松悦樓」和洪水橋的專用安置屋邨樂翹軒則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這不僅減少了建築廢料,也降低了對周圍環境的噪音與灰塵影響。
為了讓公眾更深入了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活動的首場互動工作坊《「雨」你尤關》亦隨之開展。這場活動由土力工程處共同舉辦,借助虛擬實境(VR)裝置、智能沙盒及攤位遊戲等互動元素,使參與者能夠更具體地理解極端降雨和山泥傾瀉之間的關係。
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處的數據,香港在去年面臨了約601宗山泥傾瀉事件,大多與極端天氣中的暴雨密切相關。今年雖然報告的山泥傾瀉案例仍然增加,但最主要高發的地區是港島東部,如筲箕灣耀興道就遭受了嚴重影響。張偉文指出,雖然整體的年雨量變化不大,但降雨的形式和集中度對特定區域的山坡影響卻至關重要。
展望未來,張偉文透露,明年3月至4月的雨季將嘗試結合雨量和人工智能雙系統來評估山泥傾瀉的風險,這一創新做法將考慮到多個影響因素,包括地形、地質和歷史的山體表現等。透過人工智能技術,過去的暴雨資料可用來進行高準確度的風險預測,他對人工智能的預測準確度達到90%充滿信心。
透過這次的氣候變化主題活動,香港房屋協會希望能夠不僅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還能在社區中激發出源源不斷的行動,形成合力,共創可持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