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海運周迎来了重要活动,其第二天的研讨会由律政司与香港海事仲裁協會联合举办,旨在探讨《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以下简称《保全安排》)的实施效果及其在海事案件中的运用。至2023年9月,《保全安排》实施已经五周年,其成效显著。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会议上指出,《保全安排》被广泛形容为一项开创性的法治措施。自实施以来,香港仲裁机构已向50个内地法院提出145项保全措施申请,其中只有7项未能成功,显现了该安排的高效性和权威性。保全措施涉及的范围宽广,不仅包括财产保全,也涵盖证据和行为保全,为跨境仲裁提供了更强的合法性。
特别是在内地海事法院处理的仲裁案件中,《保全安排》填补了一些海事强制令中保全资产类型限制的空白,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林定国指出,截至2023年9月,申请保全的资产总值已突破人民币210亿元,这不仅展示了《保全安排》的广泛适用性,也反映了香港作为国际仲裁中心的实力。
林定国特别提到了一起典型案例,该案由北京金融法院审理,涉及的保全金额高达人民币1亿元,涉及的资产包括16个银行账户、土地财产以及股份等。在这起案件中,法院迅速组成合议庭,从立案到作出裁决,仅用时三天,充分展现了《保全安排》的高效运作。
对于未成功的7项申请,林定国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包括一项因临时仲裁而无法适用《保全安排》而未获成功的财产保全申请。他进一步呼吁,当事人在预计需要向内地法院申请保全的情况下,选择香港作为仲裁地,并指定合资格的香港仲裁机构来管理程序,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同时,《保全安排》也明确规定了申请应向被申请人居住地或财产、证据所在地的内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
此次研讨会不仅回顾了五年来《保全安排》的成功实践,也为未来的完善与发展铺平了道路。林定国对整个安排的前景充满信心,强调了香港在国际仲裁领域的独特地位及其持续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