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港澳辦於今日(2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領航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文章,重點回顧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月18日至20日對澳門的訪問以及在此期間所參加的各項活動。習近平在這一為期三天的行程中,出席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深入視察了多個地方,多方面展現了他對澳門各界的關心與支持。
在習近平的講話中,他充分肯定了澳門自1999年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及內地的大力支持下,實現的顯著成就。習近平指出,澳門的「一國兩制」實踐不僅成功,還展示出了根植於本地特色的活力與創新。他的話語中充滿著對澳門未來的希望,激勵了全體澳門人民繼續沿著正確的發展道路前行。
根據報告,澳門在經濟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初步數據顯示,澳門的本地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上升至2023年的3795億澳門元,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也從1.5萬美元增長至6.9萬美元。此外,訪問澳門的旅客從774萬人次激增至2821.3萬人次,財政儲備更是由130億澳門元增至超過6000億澳門元,這些數據均顯示了澳門經濟的持久增長與活力。
在民生福利方面,習近平對澳門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表達了高度的讚賞。他指出,澳門實行的雙層社會保障制度,使居民在退休後能夠享有穩定的養老金,最高可達3790澳門元。教育上,澳門則實行了為期15年的免費教育政策,且在國際教育的評比中表現突出,位居全球第二。醫療保障系統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99年的77.9歲提高到了2023年的83.1歲,這些都使居民的生活質量顯著升高。
治理體系方面,習近平特別提到講述了「愛國者治澳」原則的重要性,指出這是保持社會穩定和繁榮的基石。自2009年以來,澳門已經完成了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並據此建立了相關的法律框架,進一步提升了國家的安全與穩定。
在國際交往層面,澳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特別歷史城區的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澳門的文化價值提供了國際認可。此外,澳門與葡萄牙語國家間的交流也愈加頻繁,至少已經有7個葡語國家的城市與澳門建立了友好城市或姊妹城市的關係。
習近平對澳門居民深切的關懷在他訪問期間表現得淋漓盡致。他與社會各界的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考察了澳門科技大學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重點了解高等教育、創新研究及粵澳合作的最新成果。習近平的每一次探訪,每一次交流,都讓人記起他過去幾次深入居民家庭、關心社會民生的親民作風,凸顯了他與澳門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
他強調,澳門居民擁有深厚的愛國情懷與強烈的國家認同感,這些都是「一國兩制」成功的重要因素。習近平的講話全面回顧了過去的成功與經驗,為未來的發展藍圖指明了方向。
在針對新一屆澳門特區政府的建議中,習近平提出了四點希望,包括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打造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台以及維護社會的和平與穩定。他強調,唯有通過協調與可持續的發展路徑,才能確保澳門在未來的繁榮與發展。
文章最後指出,隨著習近平的此次指導及中央政府的支持,加之澳門各界的共同努力,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必將行穩致遠,讓澳門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堅實步伐中展現更為重要的角色,為國家的強盛及民族的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