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道路總是充滿挑戰,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初次踏上這一旅程更是有諸多未知。然而,在2024/25年度,超過1,800名介於14至18歲的中學生,將參與一項為期7個月的青年創業體驗計劃,體驗「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方法,以實踐式的方式探索商業運作的奧秘。這些學生將與190多名來自商界的義務「業務顧問」同行,學習如何營運和管理自己所創立的虛擬公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將有機會擔任各種職位,包括公司的行政總裁(CEO),並學習如何有效地管理財務、人力資源以及市場推廣等不同領域。
這個計劃不僅是培養創業意識的良機,參與者們更渴望將在計劃中學到的知識應用於未來的職業生涯。以郭芷晴(Bernice)為例,作為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的一名中五學生,她首次參與這項計劃,目的在於深入了解商業運作的各個環節。Bernice與同學們組建團隊、籌集資金、規劃業務發展、製造及推廣產品等,這些實踐經驗讓她倍感充實。她計劃以售賣具有香港文化特色的產品為主,包括計數機殼、相框和計劃本等,希望透過這些產品增加人們對香港文化的認識。
隨著計劃的推進,學生們不僅在專業技能上有所提升,還能夠增強他們的領導能力和溝通技巧。Bernice指出,創業對於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相對遙遠的概念,但參加這樣的計劃能讓她更深入地瞭解經濟發展及人力資源的運行方式,尤其在設計出吸引人且富有文化意義的產品方面,能引起大眾共鳴,讓更多人認識香港的魅力。
另一名學生朱筱融(Yoko),則是在去年參加此計劃的學生之一,她的團隊推出了一款桌遊套裝,希望藉由遊戲促進互動,強調人際溝通,並致力於建設一個共融的社會。在她的公司運作過程中,她學會了如何有效管理時間、帶領團隊,制定和執行計劃。而在面對挑戰的同時,透過業務顧問的幫助,Yoko和她的團隊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策劃,提高了公司的營運效率和創意。
業務顧問鄭志忠(Gabriel)則在計劃中擔任了第八年的義工,他希望能給予這些年輕企業家持續的支持。Gabriel認為,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鼓勵他們探索和犯錯遠比一味提供指導來得更具價值。他的目標是希望學生們能意識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非單純追求短期利益,並在此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表達及溝通能力,助力他們成為未來的商業領袖。
這項由青年成就香港部(JA HK)主辦的計劃,已然成為全港最大的青年創業教育計劃之一。新學年的計劃正在啟動,除了專業的業務顧問指導,學生們還將參與針對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金融科技等多方面的工作坊,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商業技能,讓更多青年在實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創業之路。透過這樣的實踐經歷,相信這些年輕創業家能夠不斷成長,最終實現他們的創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