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破.地獄》自上檔以來,迅速在香港引起熱烈迴響,票房突破1.3億元,成為香港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作品之一。該片由黃子華和許冠文主演,以殯儀業為題材,透過道教「破地獄」儀式探討生死議題,促使觀眾再度關注與傳統中國民間風俗相關的文化現象。
「破地獄」這一儀式在香港最早出現於1961年,起源於殯儀館中,以超渡亡靈的形式為死者的靈魂安息。它最初用於在盂蘭勝會中為遊魂野鬼進行超渡,而香港的首次殯儀館「破地獄」儀式則和著名的「三狼案」有著密切的關聯,這一案件撼動了整個社會,並引發了公眾的強烈關注。
「三狼案」的死者黃應求,曾是當時的社會名流,他的死亡讓這項儀式成為了人們心中的重要時刻。黃應求在1959年被綁架,最終遭到殘忍殺害,其悲慘身世引起社会大众的同情與惋惜。作為富商黃錫彬之子,黃應求的家庭背景頗為顯赫,其弟弟和其他親戚在新聞報導中時常被提及,使得這一事件更加引人關注。
有趣的是,黃應求的家庭為他舉行的破地獄超渡儀式,開創了香港住院的先例。這不僅是對亡靈的超渡,更是家人對逝者懷念與哀痛的表達。在1961年12月15日,黃家聘請了九龍青松觀的30名道士以及居士,共同為黃應求舉行了一場隆重的破地獄法事。儀式中,孝子跪在淺水灣埋屍的地方,懇請父親的靈魂回家,感人的場景觸動了不少在場者的心弦。
在儀式的高潮部分,三名道士帶領人群誦經,以紅色和黃色道袍為標誌,展現出道教文化的神秘色彩。他們用瓦筒、油燈等道具,象徵性地打破了九層地獄,意在解救亡靈,讓黃應求的魂魄能夠安息。這場盛大的儀式吸引了眾多圍觀者,亦讓「破地獄」這一儀式再次成為話題。
隨著時代的演變,「破地獄」儀式的形式也在不斷創新,從傳統的回圈誦經發展到如今的高難度表演,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當代人情感的呼應。現今,即使在喪禮中,也開始注入更多的創意與現代元素,使得這一儀式更具吸引力。
電影《破.地獄》在映後的反響也頗具深度,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並讓人們重新思考與祖先、社會及內心的關係。黃子華與許冠文的搭檔也讓觀眾印象深刻,展現了他們在演藝事業上的豐富經驗。影片不僅娛樂性十足,更引發了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顯示出當代人對於生死、命運問題的深層關切。隨著電影的深入,人們對「破地獄」的儀式以及傳統文化的興趣持續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