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電動輪椅租賃市場的現實與挑戰:消委會調查揭示大幅差異

電動輪椅租賃市場的現實與挑戰:消委會調查揭示大幅差異

分享:

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近日發表的月刊中,對電動輪椅的租賃市場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顯示,六間非牟利機構與四間商業機構之間的租金差距甚大,使得消費者在選擇租用服務時面臨重重挑戰。調查結果顯示,電動輪椅的每月租金範圍從低至400元,至高可達2500元,差距超過五倍,著實令人驚訝。

此外,調查發現,租賃過程中所涉及的按金金額及售後服務品質差異亦不容小覷。某些機構的故障維修費用高達12000元,甚至有評論指出這樣的收費「離譜」,因此消委會特別提醒消費者在租用或購買前,一定要仔細評估、徵詢專業意見,並了解租賃服務包括的各項條款。

消委會的總幹事黃鳳嫺在電台節目中強調,租用電動輪椅時,消費者應持謹慎態度,尤其是那些從未操作過輪椅的人士,更應接受專業醫護人員的評估與訓練。她表示,特定健康狀況,如糖尿病、高血壓或中風後遺症的患者,在使用電動輪椅前須十分謹慎,避免在不適合的情況下使用。

調查結果中亦提到,不同機構在按金、租金服務、及維修費稅非常不一致,部分機構甚至設有租用時限,從幾週到無上限不等,這對於某些長者的使用需求來說可能造成不便。值得關注的是,部分機構不提供電動輪椅到門服務,這樣的情況顯然使得租用過程更加複雜。

樂延協進社的外務副主席蘇永通在同一節目中指出,多數長者通常采用「先租後買」的方式,以便在租用過程中實際體驗座椅的舒適度、能力與續航時間。然而,他亦強調,商業機構的定價較高,讓消費者感到不安。

他進一步解釋,租用的電動輪椅因多數為非全新產品,當機件出現故障時,使用者可能會被迫承擔之前使用者所留下的故障維修費,這讓許多消費者感到無所適從。一些情況下,維修費用甚至可以令人考慮直接購買一台全新的電動輪椅。這樣的現狀讓許多潛在的用戶感受到重大的經濟壓力,也使得他們在選擇租賃服務時更加謹慎與矛盾。

隨著電動輪椅的使用日益普遍,消費者在面對複雜的租賃市場時,需保持警覺,理性消費,切勿因為慌忙選擇而在日後遭遇不必要的困擾。消委會的調查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寶貴的資訊,幫助他們在選擇電動輪椅租賃服務時做出明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