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秀,作為香港「陣地社工」的成員,於2019年8月31日在灣仔軒尼詩道參與了激烈的警民衝突,因而被控以暴動罪,目前案件正於香港區域法院受審。此案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因為其法律意義,更因其背後所涉及的社會運動與公民權利問題。
本周,辯方律師在法庭上宣佈,陳虹秀選擇不自辯,意即她不會在法庭上發言為自己辯護。這一選擇引發了在場人士的深思,許多人認為這是她對現行法律體系的一種姿態,反映出她的堅持以及對自己行為的肯定。根據法庭程序,暫委法官鍾明新將於12月13日聽取雙方的結案陳詞,初步預定在明年3月對此案件做出裁決。
在本次庭審中,辯方亦提交了多封由品格證人撰寫的信件,旨在展現陳虹秀的良好品格及她在社會工作領域的貢獻。信件中詳細闡述了她作為一名註冊社工的工作內容,以及她在社區服務方面的努力與奉獻。這些證據旨在強調她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陳虹秀的案件涉及的暴動罪控罪,與2019年香港的反修例運動息息相關。在此運動期間,許多市民走上街頭表達對政府決策的不滿,同時也出現了與警方的激烈對抗,這使得類似案件不斷浮現。陳虹秀本身年屆45歲,長期以來致力於社會服務事業,她的遭遇引起了支持者的憤怒與非議,社會大眾對於她的行為及其法律後果持有不同的觀點。
案件的進一步發展將在12月13日的結案陳詞後揭曉,屆時,社會各界將再度密切關注法庭的決定與判決結果。陳虹秀的故事,無疑將繼續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中發酵,成為人們討論香港社會運動與法律間張力的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