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警員強調帶被告李嘉濱進入後巷搜身可減低炸彈傷害,驚險口岸爆炸案審訊持續中

警員強調帶被告李嘉濱進入後巷搜身可減低炸彈傷害,驚險口岸爆炸案審訊持續中

分享:

在香港,8名嫌疑人涉及的口岸爆炸案近日進入了高等法院的第12天審訊。案件吸引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為其涉及的罪行性質和潛在的社會影響。據報導,辯方在盤問階段,針對一名監視警員詢問了截停被告李嘉濱的具體情況,尤其是帶他進入後巷搜身的必要性及對公眾安全的保護。

警員在庭上表示,若李嘉濱身上攜帶炸彈,「炸彈嘅傷害係360度,入後巷,我嘅傷害可以減少一半」,這表明其在執行任務時考量到的安全因素。當時,旺角道上人流量頗大,警員指出即使一個人受傷也已算太多,因此必須進行必要的風險控制。

辯方則提出質疑,要求釐清警員是否是直接表明身份或者突然截停李嘉濱。警員則回應,具體做法取決於現場情況,強調在安全的前提下必須迅速控制嫌疑犯的雙手,因為任何延誤都可能增加公眾的危險。

辯方還指出,警員之前在書面供詞中提及的街上人流多,卻在庭上稱人流不多,這引發了對於警員證詞一致性的質疑。警員在辯方的追問下強調,雖然當時人流不算多,但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將嫌疑犯帶至後巷仍是一個合乎邏輯的決策。他提到「受傷嘅人一個都覺得多,何況個度唔止一個人」,再次強調了其對於人命安全的高度重視。

案件進入至此,不僅揭示了警方在危機情境中對公眾安全的考量,也反映了法律程序中對於證據與證詞的一致性的重要性。在這種高度敏感且關乎公共安全的案件中,公眾對於審判過程及透明度的期待自然愈加迫切。

在另一名警員陳國威的證詞中,他提到接獲上級的指示後,迅速對李嘉濱進行了正式的逮捕及警誡。陳國威更進一步表示,李嘉濱在警誡下提到受「五飛」的威脅,透露出這位被告可能與一個組織的深度聯繫。這一發現進一步複雜化了案件的背景,顯示出其涉及的犯罪行為或許遠不止表面所見。

隨著審訊的深入,法庭上也播放了李嘉濱面對警誡的錄影影像,他在錄影中提到受到了來自所謂的「五飛」的威脅,必須執行任務以免自身或家庭受到傷害。李嘉濱談到「五飛」指使他於明愛醫院放置炸彈的過程及其背後的動機,這使得案件引起的新矚目。

本案涉及的8名被告年齡從23歲至37歲不等,身份各異,包括無業人士、金融從業人員,以及在校大學生等。這一多元的被告背景無疑也引發了社會對於年輕人及新一代的反思,對於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根源,社會也在持續進行深入探討。

這場法律的較量仍在持續之中,公眾與媒體將持續關注此次審訊,希望透過此案更好地理解社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其背後的複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