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法會議員詹培忠和他的兒子詹劍崙,因於十年前涉嫌串謀詐騙,最終被裁定罪成,案件相當引人注目。這一事件起源於他們在2013年至2015年間,涉嫌在亞洲資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可換股票據配售中,故意隱瞞與某些交易的秘密協議,詐騙該公司的董事會及股東,涉及的犯罪得益更高達4200萬元港幣。
控方指控詹培忠父子及65歲的旁證女子王蓓麗,三人均不認罪。在經過長達數周的庭審後,地區法院法官練錦鴻於近期發佈裁決,最終宣判三人罪成。詹培忠當庭沒有提出求情,隨即被送往監獄,而詹劍崙及王蓓麗的求情則訂於下月8日進行。
法庭的裁決指出,詹培忠和詹劍崙在進行這一系列交易時,明顯與另一名同謀者馬鐘鴻進行了密切的合作。法官認為,該交易的設計與執行,顯示出該父子二人對於調整公司股權結構及隱瞞股東權益的精明策劃。他們曾於2013年7月在酒店進行初步商談,以達成買殼交易協議,而該協議旨在通過發行可換股票據來獲取公司70%至75%的控股權,該目的顯然是為了隱藏其真實意圖,避免讓其他小股東知情,從而損害他們的利益。
法官在判詞中指責詹培忠父子利用上市公司的管理地位,故意親自隱藏交易背後的真實情況,讓股東未能行使其應有的權益。特別是詹劍崙於公司董事局中的角色,絕對不是偶然。他的任命與父親詹培忠成為亞洲資源控股的單一大股東之後,即刻委任其上位,有著密切的關聯。
此外,法官指出,王蓓麗則涉及的洗黑錢罪也被裁定成立。控方還計劃在接下來的庭審中,申請對詹培忠的涉案財產進行充公,顯示出該案件的嚴重性和其對市場的潛在負面影響。
這宗案件揭示了上市公司運作的複雜性和潛在的腐敗風險,尤其是當私下交易為公司治理所掩蓋時,受害者往往是那些無辜的小股東。他們在這場交易中失去了應有的權益,進一步反映出金融市場對於透明度與誠信要求的重要性。
整個事件無疑給予了監管機構及市場參與者一個重要的警惕,提醒他們在未來的投資決策和公司治理中,必須保持高度的警醒和信任維護。該事件不僅影響了相關的個人,也對整個香港金融市場的信任基礎造成了影響,讓人們重新思考企業倫理和市場透明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