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詹培忠父子因詐騙罪成,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詹培忠父子因詐騙罪成,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分享:

詹培忠及其兒子詹劍崙,這對曾經在政界和商界都有著顯著影響力的父子,近期因涉嫌一宗涉及金額高達4,200萬元的詐騙案件而被判罪成。這起案件的背景可追溯至十年前,當時兩人被指控與其他同謀一起,串謀隱瞞他人在配售可換股票據的過程中,意圖操控和詐騙香港的聯合交易所及該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和股東。

根據法院的判決,詹培忠與詹劍崙的行為,涉及了一個「買殼」協議,旨在以非法手段控制上市公司的股權。在這次交易中,他們通過隱瞞關鍵信息,使得公司董事會未能履行其對股東的監察責任,導致小股東的權益受到損害。法官練錦鴻指出,該父子的行為不僅是對法律的藐視,更是對小股東利益的直接侵犯。

該案件的審理充滿戲劇性,三名被告均堅決不認罪。隨著審理的深入,控方逐漸獲得更多的證據,支持了控訴的立場。法官在裁決中提到,詹培忠在1998年及之前已有多項相關的犯罪紀錄,這使得其行為的惡劣性更加凸顯。法院將案件押後至下個月8日,以進一步進行求情及判刑,而控方也表明將申請充公詹培忠涉案的財產。

根據法庭的判決,馬鐘鴻被視為整個買殼交易的策劃者,其在交易過程中的隱藏身份和行為被法官認定為故意隱瞞個人利益的行為。法官指出,他的行為不僅妨礙了小股東的監管權利,還使得上市公司的正常運作受到損害。

在詹培忠的指示下,其代理人吳良好擔任「人頭」,進行股票的買賣,並使該筆交易隱藏在複雜的資金流轉之中。法院發現,詹培忠與王蓓麗(另一位被告)之間的交易行為極具隱蔽性,並且涉及多次的轉手和代理行動,顯示出他們對詐騙計畫的周密安排。

法官的判決不僅是對詹培忠父子的一次法律懲處,也是對整個社會對於公司治理和股東權益保護的一次提醒。詹培忠父子被定罪的這一事件,揭示了在上市公司運作中,個別人員可以如何借助法律的空隙,對廣大中小股東的權益造成影響。

該案件的後續發展,尤其是對被告的判刑和控方充公財產的申請,將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人們期待透過法律的制裁,重申市場的公平原則,維護每一位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並促進更加透明的商業環境。此案無疑將成為香港企業治理的一個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