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詐騙案例大幅上升,私隱專員教你六招建立防火牆

詐騙案例大幅上升,私隱專員教你六招建立防火牆

分享:

近年來,個人資料的安全問題愈發受到社會的關注,尤其是隨著數位科技的日益發達,各類詐騙手法亦愈加多樣化。根據私隱專員公署的最新報告,在2023年,他們接獲了合共1,158宗與懷疑詐騙個人資料相關的查詢,與2022年的793宗相比,增幅高達46%。 鍾麗玲專員表示,該數據反映社會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詐騙手法,騙徒透過虛假招聘、即時通訊、社交媒體等多個渠道進行詐騙。隨著農曆新年的臨近,這一現象更是讓人倍感擔憂,因為詐騙分子一般會在節假日前後加大攻勢。

為應對這一日益嚴峻的挑戰,鍾麗玲專員呼籲市民及機構提高警覺,特別注意當前流行的虛假招聘廣告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製作的深度偽造詐騙影片。她提出了六項實用的防騙措施,以建立一個強健的人力防火牆,幫助大家保護自身的個人資料和財產安全。

防騙六招:

1. **提高警覺**:在提供任何個人資料之前,務必「停一停、想一想」,認清對方收集這些資料的目的。千萬不要隨意公開個人信息,也切勿隨意點擊可疑的超連結或二維碼;避免登入任何不明真偽的網站。

2. **核實來電者身份**:即便來電者聲稱是某機構的代表,甚至能夠報出您的個人資料,也應該保持懷疑態度。可以通過其他聯絡方式核實對方身份,以確保其真實性。

3. **留意帳戶及簽帳紀錄**:定期檢查網上銀行的帳戶記錄,留意是否有任何不尋常的登入或交易紀錄。如果發現未經授權的轉帳或簽帳,務必立即舉報。

4. **保護密碼**:定期更換網上銀行的密碼,並啟用兩步驟認證等安全功能。一定不要將密碼告訴任何人,保持密碼的安全固若金湯。

5. **精明使用社交媒體及即時通訊軟件**:在社交媒體及即時通訊平台上,盡量避免分享敏感的個人資料,如照片和影片。也要檢查你的隱私設置,讓自己的資料安全受到保障。

6. **防騙資訊**:不定期關注私隱專員公署、警方等機構發佈的防騙信息,將這些資訊分享給家人和朋友,特別是年長者和青少年,提高他們的防騙意識。

私隱專員鍾麗玲強調,如果發現個人資料被盜用,並涉及刑事案件,應立即報警求助,以便及時採取行動。公署也提供了常見的七類詐騙手法,提醒市民提高警覺。若有疑慮,可以通過「個人資料防騙熱線」或電郵進行查詢及投訴,並利用「防騙視伏器」來檢查可疑電話號碼及網站。

在當前的社會中,詐騙行為正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問題,了解並掌握防騙的知識至關重要。保護好自身的個人資料,才能真正做到心安理得,迎接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