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繁華而多彩的都市中,許浩強和林慧桃兩位星空愛好者正在努力守護那一片淨土。他們曾是香港大學天文學會的成員,並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宇宙的奧秘而不懈努力。作為資深星空愛好者,許浩強自小對天文有著濃厚的興趣,從日食到極光,他這些年的旅程充滿了對宇宙奇觀的追尋與探索。他希望透過分享他的經歷與知識,讓大家了解到觀星與天文學的重要性,也希望人們能夠關注到香港日益嚴重的光污染問題。
許浩強回憶起他的小時候,對天文的熱情無人能比。中學時代,他經常到屋邨的球場和高樓頂上觀星,甚至不惜冒著嚴寒和疲勞,通宵登上觀塘的魔鬼山,欣賞獅子座流星雨直至晨曦來臨。這樣的熱情最終促使他將天文學變成了自己的職業,現在他是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的天文統籌,積極參與研究和對學生進行天文教育,努力向大眾普及宇宙知識。
近年,許浩強感受到香港的觀星環境急劇惡化,繁華的都市燈光與漁船明燈不斷侵擾著寧靜的夜空。他呼籲港人要正視這一問題,並支持制定相應的法律和保護措施,來守護這一份永恆的星空。他指出,近年即便天氣狀況良好,香港的星空依然稀少,這讓他非常失望。
在追尋天文現象的路上,許浩強從未停下過腳步。他曾於2006年隨香港大學天文學會前往埃及和利比亞,親眼目睹了日全食的壯觀。而這樣的經歷讓他深陷於追尋日食的熱潮之中,仿佛這已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他也曾多次前往太平洋島嶼和北歐、冰島以及加拿大等地觀賞極光,將追尋宇宙瑰寶的夢想化為現實。
許浩強的天文造詣涵蓋了西方科學與中國古代天文學。他曾在教育局的培訓計劃中,向學生們講解中國古代的天文儀器和星空故事。他說,世界各地對星空的神秘都有獨特的理解,西方的「大熊座」在中國被稱為「北斗七星」。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讓孩子們目不轉睛,充分展現了天文學的魅力。
雖然許浩強和林慧桃都熱愛分享星空故事,卻也對香港日益嚴重的光污染感到憂慮。許浩強提到,當前多重因素使得香港的觀星秘境變得愈發困難:漁船的強光、城市內大型LED屏幕的普及,甚至連市中心的光源也會影響到郊外的觀星環境。這樣的現象使得夜空不再純粹,他對此感到無奈和失望。
在強烈的光害影響下,許浩強仍然抱有希望。他提到位於深圳的西涌,去年獲得了國際暗夜社區的認證,這一做法值得北方城市借鑒。同時,他希望推展「星空經濟」,鼓勵更多旅客追求不同的觀星體驗,讓更多人參與到星空保護的行動中來。
許浩強和林慧桃還合作製作了一檔廣播節目,旨在分享星空的故事,提升公眾對天文學的興趣。林慧桃也對於天文學在精神健康方面的潛力充滿信心,塑造一個全新的介入方式,幫助面對抑鬱困擾的年輕人。
對於未來,許浩強希望更多人在仰望夜空的時候能夠珍惜這一份美好,保護星空,讓下一代也能感受到那片星河的感動。他呼籲每一位港人都能加入到守護星空的行動中,攜手共創一個無光害的觀星環境,造福未來的世代。唯有再接再厲,才能讓追尋星空的旅程延續下去,留下最珍貴的遺產給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