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城市的清潔與整潔,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於去年11月在旺角和深水埗的行車路段試行安裝網絡攝錄機,專門監察從車上亂拋垃圾的行為。這項創新的舉措旨在通過高科技手段提升執法效率,繼而減少這種影響公共衛生的違規行為。根據最新消息,這項計劃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過去兩個月內成功辨識多達14宗亂拋垃圾的個案。
食環署的發言人於16日的新聞發布會中表示,過去一段時間,該署觀察到不少司機與乘客的行為相當不負責任,將垃圾隨意拋出車外,不但損害了市容,還危害了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此外,這類行為也使本就繁重的道路清潔工作更為艱巨。為了改變這一不良潮流,食環署在旺角和深水埗的4個位置中央分隔帶設置了網絡攝錄機,成功識別出各類垃圾,包括塑膠瓶、紙巾、煙盒等。
這些混亂的丟棄行為不僅無視了社會公德,也違反了《公眾潔淨及防止妨擾附例》,依照該法例,從車上丟垃圾的行為最高可被罰款2.5萬元及面臨6個月的監禁。食環署表示,這項措施的實施不僅僅是執法的需要,更是對市民的不斷呼籲,希望大家能一起維護社區的環境衛生,共同打造美好的生活空間。
隨著這項試驗計劃的成功,食環署計劃將其擴展至全港各適合的道路區域,進一步加強對於這類亂拋垃圾行為的監控和打擊。此外,食環署還將利用現代化的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該項工作的精確度與效率,加強監察和搜證的能力,確保違法行為受到應有的懲處。
通過這些努力,食環署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能夠見證到更顯著的改變,及早扭轉目前存在的亂丟垃圾的風氣,讓城市生活變得更加文明和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