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翠屏河活化迎新生:觀塘「臭渠」に度的環境轉變

翠屏河活化迎新生:觀塘「臭渠」に度的環境轉變

分享:

香港近年大力推動親水文化,而渠務署的一項大規模活化工程更是彰顯了這一理念。曾經以「臭渠」著稱的觀塘敬業街明渠,如今脫胎換骨,轉變為美麗的翠屏河,這一擁有50年歷史的河道活化主體工程於今年9月順利完工,明日將正式舉行開幕典禮,並開放翠屏河的河道走廊及相關設施,為居民提供了一處全新的休閒空間。

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令人驚喜的是,翠屏河的水質明顯改善,四周環境優美,甚至未聽見半點臭味。下游新設的「智能水閘」一升起,水流潺潺,宛如迷你的瀑布,彷彿為這條河流增添了生機與活力。渠務署表示,這一工程不僅是外觀上的整改,更是對於河道生態的深遠考慮。工程團隊憑藉「智能水閘」技術,有效穩定河道水位,避免乾涸所帶來的異味,進而提升生態價值。他們希望透過這些措施,為周圍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

翠屏河全長約1公里,活化工程自2020年7月啟動,尤其是翠屏道、敬業里和敬業街這一段。渠務署的工程師們深入考量如何將明渠轉變為多功能公共空間。據悉,早在2022年8月,翠屏海濱跨河通道就已提前對外開放,其他設施約在明日的開幕禮後也將全面開放,將有助於增強社區的連繫與可達性,並為城市帶來新的河畔休憩空間。

這次活化工程中,上游設置的人工濕地更是吸引了目光。它不僅恢復了過去河道的生態功能,還為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此外,渠務署的團隊還力求加強環境保育,保存超過50棵細葉榕,營造出一個清新的「林蔭走廊」,感染著四周的居民及來訪者。

在技術上,翠屏河的「智能水閘」成為了這次活化的亮點之一。這個系統不僅能夠根據天氣預報自動調節水位,還可以在不利天氣來臨時預先降低水閘,以提高排洪能力,這一設計有效減少了過去常見的臭味困擾,並提升了河道的美觀和功能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渠務署還安裝了75個以「下水水」為主題的藝術裝置,以慶祝國慶75周年,這些設計充滿趣味性,不僅鮮明地展現了中國文化特色,還為翠屏河增添了許多活力和吸引力。賞心悅目的「浮蓱」燈飾更是成為了探訪市民和遊客的新地標,當夜幕降臨,燈光映照在水面,如夢似幻,令人陶醉。

總體而言,翠屏河的活化不僅改善了河流的水質和周邊環境,還為居民提供了一處兼具休閒和美觀的空間,展現了政府在綠色生態及城市規劃方面的努力。期待未來在這裡能看到越來越多的生物棲息,帶來更加豐富的生態多樣性,使得這條因污水而受困的河道重現生機,成為觀塘區居民的一道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