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導演及編劇翁子光的全新力作《爸爸》中,影帝劉青雲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面貌,挑戰了一個複雜而充滿矛盾的角色。這部電影的故事靈感源自2010年在荃灣發生的一起真實案件,講述了一名父親在失去妻子與女兒之後,面對自己如影隨形的兒子的掙扎與思考,情感的重量令人動容。
劉青雲這次的演出,讓觀眾得以一窺他所飾演的角色內心深處的掙扎與愛。在故事中,他的角色是一位因家人遭遇不幸而痛苦的父親,面對從至親變為仇人的孩子,心中充滿了對兒子的複雜情感,同時也無法忘卻對逝去家人的思念。翁子光表示,這部影片從父親的視角出發,深入探討了他如何在悲痛中重新尋找自我、建立價值觀與世界觀的過程。
翁子光曾坦承,許多人認為劉青雲的形象較為嚴肅,甚至被戲稱為「黑面神」,這讓他在合作初期感到些許擔心。然而,實際上在拍攝過程中,劉青雲展現了更多的柔情與善意,令翁子光感到非常驚喜,這種「反差萌」的表現不僅突破了觀眾對他的印象,也為角色帶來了新的生命與視角。劉青雲則表示,他明白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自己有時確實嚴肅,但這次拍攝《爸爸》讓他感到格外開心,無需刻意悲傷,情感自然流露。
在電影中具有挑戰性的激情戲份,劉青雲強調了其重要性。他表示,這段戲的目的在於表達角色失去珍貴事物後的壓抑與痛苦,這需要先展現他曾擁有的美好生活,以及那份源於愛的完整性。翁子光也談到,拍攝如此關鍵的場景時,劉青雲和女主角谷祖琳都積極介入,提出了不少建議,尤其是谷祖琳強調要有「深入交流」,這讓翁子光深刻認知到,這段戲絕不能「揸流灘」,必須真實而有深度。
拍攝過程中,翁子光還分享了一些趣事。例如,有一幕中,劉青雲的角色在卡拉OK中懷念妻子,原本谷祖琳並不在此場戲的安排中,但她突然出現,表示希望在角色中出現,並積極要求參與。劉青雲聽後不禁笑說,之前自己也曾有類似的想法,對於她的即興表現感到十分驚喜。
在電影《爸爸》放映後,許多觀眾對其深刻的情感描繪讚不絕口,翁子光用心傳遞的人性思考,也讓觀眾在欣賞過程中感受到痛恨與釋懷之間的微妙平衡,情感的細膩讓人感同身受。這部影片不僅是對失去的悲傷,也是一段關於愛與希望的深刻探索,值得所有人去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