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自2006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香港在納米科技及先進材料領域的研究與發展。作為香港科技大學全資擁有的機構,該院的目標是促進應用研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業轉化,以支持香港經濟與技術的發展。近日,這家研究院面臨來自審計署的挑戰,審計報告揭示了在過去五年中,院方在公幹旅行方面的若干問題,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審計署的報告指出,在這五年間,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共進行了20次離港公幹旅程。其中,有一名員工的9次旅程安排頻繁更改,並且在若干情況下,旅行的延長是基於個人理由。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於今早(7日)召開公開聆訊,來聆聽各方意見,也促進透明度的提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聆訊中肯定了研發院在推動科技研究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他同時也對審計報告表示重視,理解公眾對於研發院資源運用是否有效的關注。他強調,這所研究院有必要加強應用研究的力度,並推動技術轉移,以加快科研成果的商業化進程。孫東指出,政府將在監督的同時,鼓勵研發院進一步增強內部的監察機制,以確保公帑的使用能夠達到最大的效用。
面對審計報告提出的挑戰,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的行政總裁馮振宇表示,院方已開始積極跟進報告中提出的40項建議。據透露,其餘的建議也將在本財政年度內陸續落實。馮振宇強調,研發院始終致力於技術研發工作,並支援各行各業的升級轉型,然而在過程中,研發工作的進展也受到多種技術與客觀因素的影響。為了應對審計署的建議,研發院已於10月加強內部監管,並確立了直報制度,若任何項目出現潛在風險,將直接向行政總裁匯報,以便迅速識別並處理問題。
關於員工的公幹事件,馮振宇指出,院方在過去的開支安排及審批上,一直是依據董事局批准的企業管治守則進行的。他同意審計報告中所提到的程序性不足之處,並表示院方已於上月進行內部指引的修訂,明確申請開支及更改旅程的審批流程,尤其涉及行政總裁的情況,更需事前獲得董事局主席的批准。
馮振宇最後表示,審計報告帶來的反思將使得研發院更具透明度與效率。他也承認在各種管理層面上仍有改進的空間,並承諾將親自負責改善,以提高員工的認知價值,促進這家研究院在未來能夠更好地履行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