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行的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年結記者會上,內會主席李慧琼針對2024年度法案提交及立法「成就」發表了看法。政府在此期間共提交了32項法案,其中已有32項通過,這意味著整個立法過程在高效的運作下完美落幕。根據李慧琼的統計,今屆立法會首三年共通過了83項政府法案,較上屆的56項多出27項,增幅達48%。此數據不禁讓人感慨,立法會似乎正在掙脫過去長期政治爭鬧的負面影響,展現出了一種新的工作面貌。
李慧琼在會上強調,立法會作為行政與立法之間的重要橋樑,能夠為香港整體運作打下良好基礎,特別是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順利通過上。她形容這一切是「行政立法機關在立法工作上,交出既亮麗又有為的成績表」。與此同時,面對媒體詢問今年前廳交流會次數減少的情況,李慧琼則表示,這僅僅是一個數字,議員和官員之間的交流並不僅限於這幾次會議,還有其他多樣的方式進行溝通。她分享道,作為議員的她隨時會通過書信或電話直接反映意見。
然而,此次會議並非全然平靜。近日有報導指出,在上周的立法會會議中,部分議員利用發言的方式進行所謂的「拉布」操作,意圖在辯論時透過延長發言時間,迫使會議提前休會。對此,李慧琼回應道,每位議員發言前會深思熟慮,並為政府提出實質意見。內會副主席陳健波則補充,發言需事先準備,認為這是正常現象,並無需為此過度質疑議員的發言動機。
此外,會議中也提到了幾個即將提交的法案,以及在過去一年中,立法會已經舉行了29次會議,並完成了1項議員法案的通過。議會在推動法案進程不斷前行的同時,也對議程安排進行了反思。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主席葉劉淑儀曾對議程安排過多表示不滿,李慧琼回應道,這是行政與立法之間經常進行的互動,並已將此意見反映給政府當局。
整體而言,這次年結會議所傳達的信息清晰而深刻,既展現了立法會在推動法案方面的努力與成績,同時也引發了對議員發言內容及形態的反思。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政治環境中,如何平衡厚重的政治責任與流暢的溝通方式,將是一項長期需要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