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私隱專員公署針對求職平台JobsDB及八間透過該平台刊登匿名招聘廣告的機構展開調查,結果顯示雙方均涉及不公平地收集求職者的個人資料,已違反《私隱條例》。本次調查的結果表明,該些機構在無法確認其身份的情況下,依然要求求職者提供敏感資料,這一行為引起廣泛的關注及警覺。
私隱專員公署的調查發現,從2023年1月份開始,JobsDB允許任何登記開帳戶的機構利用其平台發布招聘廣告。求職者在應徵時,可以透過點選「Quick apply」按鈕迅速提交申請,並提供所需的個人資料。這些資料在求職者送出申請後,會被存儲在JobsDB的管理系統內。儘管求職者有權要求刪除其個人資料,而JobsDB也有責任控制招聘機構在使用該資料時的情況和時間限制,但該系統的設計卻引發了隱私保護的疑慮。
在這次調查中,私隱專員鍾麗玲指控八間招聘機構利用“私人廣告商”的名義,發布匿名招聘信息,未公開其機構名稱或足夠識別資料,甚至使用「0000 0000」作為聯絡電話。如此惡劣的行為不僅令求職者無法確認雇主的真實身份,還可能會成為不法分子進行詐騙的工具,進一步損害求職者的權益。
在對相關機構的處罰上,私隱專員公署已於上周五向JobsDB及其中的三間招聘機構發出執行通知,以糾正其不當行為,而對其餘五間機構則發出了勸喻信,提醒其未來的招聘行為必須遵循法律規定,避免侵犯求職者的隱私權。助理個人資料私隱專員(投訴及刑事調查)何芹若也特別提醒求職者,在面對匿名廣告時,務必提高警惕,建議求職者在確認雇主的身份之前,切勿輕易提供個人資料,以免上當受騙。
這一事件的發生,再次為廣大求職者敲響了警鐘,提醒大家在求職過程中需保持警覺,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對於招聘平台及廣告透明度的反思。如何保障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安全,讓招聘市場變得更加規範,依然是一項亟待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