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私隱專員公署於今日(9日)公布了一項針對求職平台JobsDB及其上刊登匿名招聘廣告的8間機構的調查結果。調查顯示,這些機構在招聘過程中,無視個人資料保護的法律要求,不公平地收集求職者的個人資料,並因此違反了《私隱條例》。公署隨即於上周五(6日)向相關機構發出執行通知,要求其立即進行整改,並對部分機構發出勸喻信。
根據私隱專員公署的調查,JobsDB平台允許企業註冊帳戶並刊登招聘廣告。自今年一月以來,求職者在看到這些廣告後,可以通過一鍵申請功能快速提交申請及個人資料。這些資料會被存放在JobsDB的系統中,求職者有權要求其刪除,而JobsDB則有責任控制何時及在什麼情況下,招聘機構能夠查閱這些資料。
然而,調查發現,部分招聘機構利用「私人廣告商」的名義,刊登匿名的招聘廣告,這些廣告並未公開真實的機構名稱或提供足夠的聯絡資料,甚至有機構以「0000 0000」作為聯絡電話,卻要求求職者提供個人信息,例如要求他們將履歷表發至非公司域名的郵箱。這種隱匿身份的做法使得求職者在申請過程中面臨了潛在的私隱風險。
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這些招聘機構和JobsDB的行為顯然是對求職者個人資料的不公平收集,已違反了私隱條例中有關個人資料保護的第1(2)原則。因此,私隱公署決定對JobsDB及其中三間涉及的招聘機構發出執行通知,以指示其進行糾正行為,並向另外五間機構發出勸喻信,強調必須遵循法律要求,保障求職者的私隱權益。
為了保護個人資料,助理個人資料私隱專員何芹若提醒求職者,對於匿名廣告應保持高度警覺,這可能是一種收集個人資料的不當手法,甚至可能成為詐騙的工具。她建議求職者在未確認僱主身份之前,應謹慎查證,不要輕易回覆廣告或提供個人信息。此外,她也呼籲招聘機構提高廣告的透明度,確保招聘平台對所刊登的廣告進行仔細審核。
這一事件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許多專家和市民都強調了維護個人資料安全的重要性,並對招聘市場中存在的私隱風險感到擔憂。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市場的變化,對於求職者的個人資料是否得到妥善的保護,成為了現代社會不可忽視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