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頭角及九龍灣地區,兩幅潛在的土地即將被改建為私人住宅,預計將創造約990個住宅單位,能容納超過2,500名居民。這其中的一幅用地是前瑪利諾中學的空置校舍,該計劃已引起了當地居民及區議會的討論。
根據規劃署與土木拓展署提交的資料,該土地原本的用途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然而,近期的檢視顯示,這些土地具備變更用途的潛力,政府決定將其改為私人住宅用地。此外,經專業顧問的可行性研究證實,該發展計劃對周邊道路交通的影響有限,這無疑為未來的規劃落實提供了信心。
具體而言,彩興路的用地原本設計為電力支站,並結合社會福利設施。但目前針對電力支站的實際興建計劃尚未具體化,未來如有需要,政府將會尋找其他合適的地點建設。彩興路的改建計劃包括為嚴重智障人士設立特別宿舍及展能中心。而在彩霞道的用地上,則將設置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長者地區中心以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旨在提升社區的社會福利服務。
根據區議會的文件,彩興路用地將改作「住宅(甲類)3」地帶,地盤面積約0.38公頃,預計可建設570個單位,並能夠容納約1,482名居民。該地的建築高度限制設為不超過主水平基準上175米。此地接近彩雲(二)邨,周邊頗為便利,鄰近教育機構如聖若瑟英文中學與明愛樂恩學校,對於未來居民而言生活質素有所保證。
同樣,彩霞道用地也將改變成「住宅(甲類)3」地帶,該地盤的前身為瑪利諾中學校舍,現已如很多學校一樣,處於空置狀態。周邊環境良好,與彩頤居、淘大花園及佐敦谷遊樂場相鄰,此外,地盤內部亦有香港海關訓練青年發展中心。此地盤面積約0.28公頃,預計將建設約420個單位,能夠容納約1,092名居民,預定的建築高度限制為不超過主水平基準上140米。
隨著規劃的逐步推進,牛頭角及九龍灣的兩個新住宅區將成為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顯著改善當地民眾的居住環境。這一系列的發展也是隨著香港房屋需求逐年上升而展現出來的必然趨勢,將有助於緩解香港嚴峻的住宅供應問題。觀塘區議會的房屋及發展規劃委員會將於明日召開會議,針對這一規劃進行進一步的討論與審視,期待未來能夠為居民們提供更好的居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