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的熱播,香港旅遊發展局最近推出了一項精彩的沉浸式展覽活動。這場展覽不僅在香港國際機場和啟德AIRSIDE商場吸引了眾多目光,更讓參觀者彷彿置身於九龍寨城這座曾經繁華的迷宮之中。此次活動的重點是讓人們透過影像和互動體驗,深入了解那段充滿故事的歷史,以及九龍寨城對香港文化及社會的影響。
最近的一次深度遊活動,吸引了來自孟加拉、中國、德國、印度、印尼、新加坡和巴基斯坦的十多位非本地大學生,他們在專注於推廣本地文化的旅遊公司「活現香港」的行政總裁陳智遠(Paul)的帶領下,開始了這趟探索之旅。Paul指出,九龍寨城的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記憶,更是香港無數人生活的一部分,這些故事值得被新一代的香港人和遊客所知曉。
活動的第一站是啟德AIRSIDE商場,這裡正在展出《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展覽。展覽以詳盡的場景設計,展示出九龍寨城從昔日的鬧市到清拆後的變遷。在展覽中,學生們透過走訪不同的場景,了解寨城居民的日常生活。Paul向他們細膩地講述了這座城寨曾經擁有超過四萬人居住的情況,那些居民如何在飛機起降的轟鳴聲中奮力打拼的故事,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受到那份生存的堅韌。
九龍寨城於1994年被清拆,當年遺留下來的南門和九龍寨城衙門,則成為今日九龍寨城公園的珍貴歷史遺跡。在這裡,學生們還看到了展示城寨拆遷前的剖面圖和仿造的模型,這些都讓他們對於寨城的構造和生活方式有了更清晰的想像。隨著回顧昔日的照片,Paul向學生們介紹了當時居民是如何在這個環境中生活,甚至還要學會如何偷電照明,利用天台作為公共空間,並且郵差們在城內派送信件也需要耗費不少時間來解決錯綜複雜的地址問題。
隨後,學生們朝著九龍城的街道出發。在當地生活多年的Paul認為,許多香港人對九龍寨城都懷有情感,因此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無疑是推廣這個地區旅遊的一個最佳切入點。電影中一些角色和元素,無疑讓人想起當今的九龍城,譬如電影中的「魚蛋妹」和跌打師傅「四仔」,都讓Paul聯想到當地的德興魚蛋,以及由中醫館大和堂改建的咖啡店。
在德興魚蛋,這家在80年代隨著潮州移民而興起的老字號店鋪依然吸引著遊客,提供交通便利且口味獨特的手打魚蛋和鮮炸魚皮。學生們在這裡品嘗到了正宗的潮州風味,並了解到九龍城是全港魚蛋的重點供應地之一。
隨後,他們來到了胡王道的茗香茶莊,這家總共有50多年歷史的茶莊仍以炭火烘焙著鐵觀音茶葉,成為香港的珍貴茶文化代表之一。老闆Michael分享道,曾經不少茶莊的熟客都是城寨的居民,而即便他們搬離了九龍城,仍會回來購買茶葉,這份對故地的情感讓人動容。
在旅程的最後,學生們來到了由大和堂改建而成的咖啡店,在這裏他們除了品味下午茶,還聽到了不少關於九龍城的故事。來自新加坡的法律系學生Jingying對於電影展覽的沉浸式體驗表示讚賞,認為展覽的場景和音效都極為真實,讓他能近距離感受九龍寨城的歷史面貌。另一位來自孟加拉的學生Ishmamul則對此次探索九龍城的行程感到十分驚喜,他原本以為香港這座城市缺乏歷史文化,但在此次深度遊中,他體驗到了不同的歷史故事,對於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如何在這裡生存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透過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外地遊客對九龍城的認識,也讓人們重新回顧這段歷史,並從中感受到香港這座城市的多元與活力。Paul希望未來能將更多電影元素融入旅遊產品中,讓遊客在享受美食及文化時,也能體驗到更深層次的香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