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民建聯考察馬來西亞與泰國 護士缺口亟待解決

民建聯考察馬來西亞與泰國 護士缺口亟待解決

分享: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護士人手短缺的現象越發凸顯,業界急迫呼籲政府引入外地護士以應對這一挑戰。據估算,目前香港的護士人手空缺高達1,000至2,000人。為了探討這一困境的解決方案,民建聯於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聯同香港安老服務協會,舉辦了一次「馬來西亞及泰國安老業界發展考察交流團」,深入了解當地的護士培訓情況並推動與當地機構的合作。

此次考察團由20多名來自本港私營安老院的營運者及領導層組成,交流活動涵蓋了與泰國及馬來西亞的護士培訓學校、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以及中介公司的會談。考察團成員希望藉此機會,加強與馬來西亞的合作,並商討以何種方式引入合資格的護士來港。

民建聯議員顏汶羽表示,考察後已有成員表示願意透過馬來西亞中介公司協助尋找合適的護士,這一舉措預期能在短期內有效緩解安老業界的人手短缺問題。同時,顏議員透露,業界正考慮與當地護士學校及大學醫學院合辦課程,培訓符合香港資格的馬來西亞護士,甚至可能資助香港學生前往馬來西亞接受相關培訓,然後再回到香港執業。

考察團特別訪問了位於吉隆坡的馬來亞大學,並向該校醫學院推廣「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希望該校的畢業生及校友能夠通過這一計劃來港就業或創業。顏汶羽強調,馬來亞大學的醫學培訓質素高,培養出的護士能夠符合香港的專業要求,為緩解當前的護士短缺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解決方案。

根據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魏仕成的介紹,至2028年,香港將需要實施「一院一護士」政策。全港約有800間安老院舍,目前卻因缺乏護士而依賴兼職護士應急。隨著政府對於提供安老服務的要求日漸提高,以及地區康健中心及社福機構服務的增新,對護士的需求勢必增加。他指出,所有這些因素均導致護士缺口的加大,亟需外來的護士來填補這一空缺。

魏仕成進一步指出,馬來西亞的護士受到培訓時全英語授課,且學生掌握多種語言,包括廣東話、普通話及其他方言,能夠適應香港的工作環境,方便與服務對象溝通。因此,他對馬來西亞護士的適應性及潛力表示期待,特別是在提供發展機會和晉升空間的情況下。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的永遠榮譽主席李輝也提出目前護士供應無法追上香港老化人口帶來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在正式推行「一院一護士」政策後,預計整個行業將需要額外350名護士。他強調,馬來西亞護士的培訓質量與香港相近,並建議政府在引入外地護士時需制定更具彈性的政策,以應對日益嚴峻的護士人力資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