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巴黎8日電)近日,歐洲運輸環境聯合會(T&E)發佈了一項針對歐洲27家主要鐵路運營商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義大利國營鐵路公司(Trenitalia)在各項評比中表現優異,榮登第一;相對的,歐洲之星(Eurostar)則因其高昂的票價和不穩定的服務,位列最末,成為多數乘客心目中的“落後者”。
報告指出,票價的高低與服務質量並無直接的正相關。研究團隊根據八項重要標準,對於中長程列車的表現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最重要的指標當然是票價,隨後還考量了可靠性、折扣方案、誤點補償政策、乘客的整體體驗,以及列車是否提供夜間服務或自行車存放空間等因素。
在排名中,義大利國鐵不僅以價格和服務的高性價比而獲得讚譽,其績效也為其他同業設立了標竿。瑞士聯邦鐵路公司(SBB)名列第二,而捷克的私鐵公司RegioJet、奧地利國鐵(ÖBB)與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則分別位居第三至第五名,展現了他們在乘客服務及可靠性上的努力和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也深入反映了歐洲之星的情況。歐洲之星通過法國、英國、比利時和荷蘭連接這些主要的經濟體,卻以每公里近乎是歐洲平均票價的兩倍的收費讓人咋舌,但其可靠性的表現卻偏低,排名僅在第14位。反觀義大利和奧地利的鐵路公司則在性價比上贏得了廣泛的認可。
報告強調,整體來看,歐洲的主要鐵路運營商的準點率令人失望。在所有調查的25家公司中,只有11家的準點率超過了80%。特別是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因為其基礎設施老化問題,可靠性最其中居於末位,整體排名也僅為第16。此外,報告指出,雖然開放競爭在一些路線如馬德里到巴塞隆納及米蘭到羅馬的服務上有所改善,但在英國的情況卻並未見好轉,反而因私有化造成了火車服務的質量下降。
這些分析結果不僅為消費者在選擇乘坐鐵路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也提醒各鐵路公司在提升服務質量上的努力仍需加強。乘客的需求和期待代表了鐵路運營商在未來發展中必須重視的方向,只有在價格和服務質量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才能贏得更多乘客的信賴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