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新界北新市鎮初步發展藍圖揭示商住區與企業園前景

新界北新市鎮初步發展藍圖揭示商住區與企業園前景

分享:

近期,香港政府公布了新界北新市鎮及馬草壟一帶的初步發展建議,該計劃具有重大的社會與經濟意義,將為區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據發展局的藍圖,香園圍口岸將成為發展的重點,計劃中包括商住區、香園圍企業園與大學教育城的建設,未來的發展將以促進新興產業及口岸經濟為核心。

根據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的介紹,新界北新市鎮地處全港最北端,與深圳緊密相連,預計總發展面積將達到1,175公頃,並擁有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三大口岸。整個北都會的發展土地面積達3,000公頃,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土地將來源於新界北新市鎮,這顯示出它在整體區域規劃中的重要性。

發展規劃特別提到,將文錦渡口岸的食品檢測設施和屠房轉移至香園圍口岸,這一舉措有助於進一步整合和提升區域的經濟效率。整體規劃中,約有20%的土地將用於新興產業發展,涵蓋現代物流和綠色環保產業,未來的貨物流通將實現“東進東出”,便利的口岸設計預示著進一步的貿易繁榮。

此外,區域內將建立40公頃的北都大學教育城,計劃還包括新建演藝學院的第二校舍,博物館群及大型體育設施等,這些教育與文化基礎建設將大大提升該地區的生活質量和吸引力。何珮玲指出,此次規劃不僅著眼於經濟發展,同時也兼顧社會文化的繁榮,努力打造一個有活力且具競爭力的社區。

在馬草壟方面,政府規劃的發展面積約52公頃,作為一個住宅為主的社區,將主要支持河套港深創科園及古洞北新發展區的需求。預計將提供約10,000個私人住宅單位,類似於現時的沙田第一城,旨在為創科人員提供合適的居住與社區支援。

對於這一發展藍圖,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員區浩馳表示,產業規劃定位的恰當性及其與地理條件的匹配十分重要。他強調該地區的三大特色,分別是其龐大的土地面積適合大型產業的需求,擁有三大口岸帶來的便利以及日益增長的客貨運流量,這些都將為未來的口岸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然而,交通配套仍需加強。區浩馳提到,北都大學城的師生將依賴發展中的鐵路系統,而MIC廠房所需的運輸服務也對公路容量有較高的要求,這意味著需要更大力度的交通規劃和建設以支持未來的發展。

整體來看,新界北新市鎮的發展藍圖不僅代表了香港在產業升級與空間發展上的新思路,更標誌著未來地區經濟活力的再出發,將成為連接香港與深圳、乃至大灣區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