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第170章)於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香港的野生動物餵飼行為正經歷著顯著的改善。根據新條例的規定,全港範圍內禁止餵飼野生動物,包括野鴿,違者可面臨最高罰款達到10萬元及一年監禁的严厉懲罰。此舉旨在保護城市生態及提升公共衛生,並減少因不當餵養所導致的野生動物聚集問題。
截至2023年12月10日,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已發出11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其中65張是針對非法餵飼野鴿或野鳥,33張針對猴子,而12張針對野豬。這顯示出新條例的執行力度是有效的,《星島申訴王》對多個曾經出現餵飼非法活動的地點進行了實地考察,以評估條例實施後的影響。
在坑口站B出口附近的行人路上,以前經常可以看到大群野鴿聚集,這不僅阻礙了行人的通行,也造成了環境衛生的問題。然而,最新的實地視察中發現,該處現已不見大批野鴿聚集,只有少量野鴿漫遊,這改變著曾經的景象。西貢區議員張美雄指出,這一變化使得居民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升,非法餵飼的行為正受到更加嚴厲的監察。他強調,新條例實施後,漁護署和其他政府部門加強了巡查和執法力度,大幅減少了野鴿對居民及環境的滋擾。
在其它地區,如深水埗和尖沙咀,以往是野鴿聚集的熱點,但如今情況也有了顯著改善。在麗閣邨對出空地以及天后留仙街的臨時休憩處,以前的擁擠情景已經不復存在,只有零星幾隻鴿子,並且沒有見到有人在餵飼。市民對此表示相當滿意,並認為這得益於加大了執法力度與宣傳活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公眾的意識,漁護署在社區中積極展開宣傳活動,提醒市民不要餵飼野鴿。透過社交平台和街頭宣傳,他們希望更多人理解餵飼野生動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市民郭女士指出,這樣的宣傳十分重要,特別是針對那些不知餵飼會造成環境問題的人們。
除了野鴿,野豬和猴子也成為了新的管理重點。金山郊野公園作為猴子的棲息地,以往經常出現非法餵飼的情況。根據專業人士的觀察,自從新條例執行後,有關問題明顯減少。漁護署更是在該區安裝了閉路電視以強化監察,陳先生表示這樣的措施十分有效,讓他感受到環境的改善。
總的來說,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在施行後為香港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利好的變化。野生動物的餵飼行為在法律的嚴厲規範下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助於改善公共衛生和居民的生活質量。漁護署也強調,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未來將持續跟進相關措施的效果,確保香港的自然生態能夠和諧共存。呼籲市民如有懷疑非法餵飼的行為,可隨時撥打1823舉報,攜手共建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