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就《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進行了重要討論,該藍圖旨在引導香港的文創產業發展,提出六大原則和四個主要發展方向,總計包含71項具體措施。會議上,新任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出席並回應了一系列建議,其中包括來自議員林素蔚的提議:成立「香港影城」,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重現經典港產電影場景,例如李小龍、《無間道》以及《古惑仔》。
林素蔚議員強調,香港在上世紀70至80年代曾是亞洲文化的重心,當時的香港藝人風靡全球,形成了獨特的影視文化。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香港的文化自信逐漸下滑,缺乏能夠吸引遊客的獨特景點和知識產權IP。她認為透過建立專門的影城,能夠讓國際遊客重溫那些經典的電影瞬間,吸引他們重回香港,感受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羅淑佩局長對此表示支持,她指出,許多旅遊目的地因為能夠展示拍攝場地而吸引大量遊客,如韓國的熱門劇集拍攝地。在她看來,香港擁有豐富的影視文化資源,應該善加利用並展示給世界。她透露,未來十年內,政府期望文創產業的價值能夠達到2000億元,並且就業人數增長至26萬,這顯示出政府對於文創產業的重視和擴展計劃。
根據政府的預測,文創產業的年增長率將達到約4.2%,這一數字不過是相對保守的一個設想。以往15年來,文創產業的增長速度是5.5%,這引發了委員會主席馬逢國的質疑。他指出,如果在沒有政府大力支持的情況下,文創產業依然能夠保持較健康的增長,那麼在未來的發展上,應當有更高的期望。
會議上,委員會成員陳凱欣也提到,自1997年特區成立以來,政府已經多次提出推動創意產業的計劃,包括成立文化委員會等,卻未見實質進展,這讓人不禁反思,為何這些計劃無法有效落實?
羅淑佩局長在會議結束後回應表示,自己上任僅三日,尚未能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問題給出詳細看法,但強調將進一步審視和研究。她繼續指出,政府在過去20多年已經持續增加對文創產業的投入,未來需要更加注重產業化的進程,為該行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
此次會議不僅僅是一個藍圖的展示,更為香港未來的文創產業發展奠定了一個新的基調,眾多議員的一致呼籲希望能喚醒社會對影視文化的重視,並期待「香港影城」の成為吸引全球遊客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