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協會(房協)近日宣布,將於明年第一季推出新一批資助出售房屋,並計劃引入「家有長者」和「家有初生」的優先揀樓安排,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這一政策旨在為長者家庭及剛成立的家庭提供更多的置業機會,以面對日益增加的住房壓力。
房協主席凌嘉勤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未來五年內,房協將會建成超過1.7萬個住房單位,其中包括逾萬個資助出售單位。當前,房協有三個資助出售項目已經申請預售,分別位於啟德、粉嶺及石礦場,這些項目的推售將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資助房屋的需求,助力改善香港的居住環境。
凌嘉勤指出,新推出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將參考最新的政府規定,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將依據公告當日由房屋委員會所採用的標準進行審核。此外,單位的定價會綜合考慮市場情況以及其他相關因素,旨在實現合理的銷售策略,以便更好地服務於需要住房的家庭。
在《施政報告》中,政府也提出了增發抽籤號碼的方案,房協表示將會參考房委會的相應安排,以進一步完善置業階梯,減少住宅需求的壓力。凌嘉勤重申,儘管市場面臨波動,房協仍將保持「建好就賣」的原則,無論是調整需求還是樓市狀況,均不會推遲出售計劃。
針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凌嘉勤認為,房協在這一重要地區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表示,未來房協可望在北都專用安置屋邨的發展中承擔更多的項目,並將注意力放在社區營造上,幫助那些選擇遷居北都的居民早日適應新環境,促進社會融合。
此外,凌嘉勤提到,百和路安置屋邨是成功的跨代共融社區範例,該項目整合了出租公屋、資助出售房屋及長者房屋,並配備了安老院、幼稚園及商場等社區設施,證明了房協在建設過程中不僅專注於房屋本身,還注重於提升整體社區的生活質量,為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條件。
面對未來的挑戰,房協將全力配合政府的政策,致力於按計劃推供房屋,以確保能夠為居民提供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隨著香港不斷探索創新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日益加劇的住房問題,房協的努力和貢獻將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