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賢(Ian)在今年推出的音樂企劃中,以故事串連的形式,逐步展示他對人性與情感的深刻思考。隨著最後一首單曲《玩偶奇遇記》的發布,他在這部音樂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終於揭曉:他化身為一隻玩偶熊仔。這隻熊仔不僅是故事的中心,更是陳卓賢人格特質的化身。他為何選擇玩偶熊仔作為主角,背後其實蘊含了深厚的情感和思考。
陳卓賢在構思這個故事時,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從去年的年末開始,他便開始沉浸在創作的世界中。Ian回憶道:「在去年的年尾,我逐步構思和創作了今年的五首歌曲。這些歌曲、劇情故事和MV的細節,都在不斷的製作及微調中,這隻熊仔特殊地出現在每一個章節中。」熊仔陪伴著一段情感從萌芽到結局的過程,見證了愛情的變遷。然而,這隻熊仔無法言語,也無法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這讓他成為了主體情感力量的承載者。
這首新歌中所傳遞的意念,讓陳卓賢希望能引導聽眾思考萬物皆有生命的道理,他表達道,「我相信無論是動物還是無生命的玩具,它們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千萬不要忽略它們的感受」。在生活中,他自認為是那個被忽視的熊仔,或者說是那種不善表達的自己。這種情感上的共鳴,希望能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產生連結。
在《玩偶奇遇記》中,陳卓賢強調這隻熊仔的存在意義,並希望觀眾能夠從中深入思考。他提到,熊仔最初的形象看似人畜無害,因為這樣的角色常常被人們視為生活中的附屬品,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觀眾將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層次與含義。他說:「玩偶熊仔在每一個轉折中都有不同的形態,象徵著不同的情感。有些事情我們是非常想做的,但卻因為無法表達而感到無能為力。」他希望透過這個故事,傳遞一種生活的告誡:很多事情並不理所當然,人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事物的本質。
陳卓賢在創作過程中深入體察身邊的事與人,他的歌曲如《留一天與你喘息》中賦予石頭生命,或是《地球上的最後一朵花》中的花朵,皆訴說著同樣的哲理。他說:「在這個故事中,小女孩的熊仔雖然看似只是生活中的一件普通物品,但事實上每一個物件都有它的存在理由。不要輕易忽略那些陪伴在我們身邊的人和物。」在陳卓賢的音樂中,這這些元素交織成了一個充滿情感共鳴的故事,讓人忍不住反省自身的生活和視角,提醒大家珍惜每一個生命所帶來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