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近日發表一系列關於南亞裔外傭的報告,指出過去兩年來,他們收到多宗有關外傭遭僱主嚴重剋扣工資的投訴,特別是受僱於印度和尼泊爾裔僱主的外傭,更面臨著更嚴重的工資剝削和不人道的工作條件。工會強調,這些情況涉及多項法律違規,但這些違法的僱主卻幾乎從未受到法律制裁,這令人深感憤慨。
根據工會所收集的資料,許多外傭所實際獲得的工資低至每月1,000至4,000元,這僅相當於香港政府規定最低工資(每月4,990元)的20%至80%。這些低收入不僅影響到她們的生活質素,同時也揭示了家務工行業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尼泊爾家務工工會主席Chuni Thapa指出,根據他們的調查,許多南亞裔外傭都面臨工資剝削的困境。例如,有一名外傭在受僱四個月的過程中,完全未獲發薪水,還遭受了僱主的言語和身體虐待,最終逃離僱主,向工會求助。這名外傭的遭遇,使人不禁反思香港家務工的工作環境及其法律保障的不足。
此外,某些僱主在面對外傭所提出的工資索賠時,甚至會聲稱不同國籍的外傭適用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有的更是以各種方式操縱工資發放,將工資全數存入工人的銀行帳戶,然後再提取部分金額進行發放,這種不透明的做法使得外傭難以追討應得工資。
工會還接獲反映,許多外傭在工作期間完全沒有放假,部分僱主每月只提供1至2天的休息日,並且休息時間也僅有寥寥數小時。此外,許多工人在住處的休息環境極其惡劣,經常在客廳或者廚房睡覺,難以保證足夠的睡眠,更不要提基本的生活品質。
對於這些情況,工會副主席Sarah Pun表示,法律的執行力度薄弱,使得一些僱主敢於違法,並且逃避責任。雖然工會已協助工人向勞工處投訴,並且一些工人願意擔任控方證人參與法律程序,但至今未見任何僱主受到懲罰。這其中涉及的程序繁複、耗時長,工人往往需要耗費數個月的時間才能追討到工資,而大多數情況下,工人最終不得不接受不合理的和解方案,無法得到全數應得的工資。
工會再次呼籲政府應強化對新來港外傭的培訓措施,確保她們在抵港後能夠充分了解自身的權利,以及法律的保障。同時,政府也應對僱主進行強制性培訓,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法律責任,以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工會亦強調,必須對違法僱主進行有效的檢控及懲罰,讓家務工在這個城市能夠獲得應有的尊重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