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專訪︱孫東:發展與生態共生,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新起點

專訪︱孫東:發展與生態共生,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新起點

分享:

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最新發展中,香港園區正以創新和可持續的方式推進,其總樓面面積的擴增成為了近期討論的熱點。根據《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規劃設計及管理不僅符合企業需求,更將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理念納入考量。第一期建築物的樓層高度上限已調整至不超過40層,這一改變造成環保組織的關注,因為早前規劃已考慮到鳥類的飛行類路徑而將高度限制在10層。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接受《星島》訪問時,重申在設計過程中已充分考慮生態因素。特別是最南端的兩層人才公寓設計,便是出於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孫東指出,這一做法旨在保障雀鳥的飛行路徑,並且在整個規劃過程中,對自然保護區的影響亦被嚴格審視。他強調:「綠色生態保護的所有因素我們都考慮進去了,不然是無法通過城市規劃的審核。」

隨著第一期園區的規模擴大至100萬平方米,該區預計在明年啟用後將有多達千人進駐。據孫東介紹,目前已有數十個潛在租戶,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可能會有近百間企業進一步洽談,其中絕大多數為生命健康科技企業。這樣的發展不僅能夠吸引創新科技的投資,更將推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和人才聚集。

隨著園區的開放,內地專業人士將主要透過落馬洲口岸進出。園區將設置專門通道,以方便特定人員的駐留,而香港的居民也需要在指定站點搭乘特殊車輛進入園區。孫東表示,具體細節仍需與保安局及運輸及物流局進一步協調。他強調,為了吸引更多人才來到園區發展,必須對內地人員的社會保障需求進行適度的考量,以保障他們在香港工作的同時,不會影響到原有的福利和保障。

展望未來,孫東指出,第二期的發展規劃需要重新調整,因為第一期面積的擴大已使得原本兩期的規劃面臨重新評估。他強調,在應急醫院的原址上將會建設現代化的醫學大樓,其他地區的用地仍在初步規劃階段,並且強調不進行特別細化是為了保留發展上的靈活性。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內地政府也會加快確定第二期的相關計劃。

隨著科技與環保的理念緊密結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發展將是香港及內地科技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並將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孫東對於這一創新合作的願景充滿信心,並期許以更可持續的方式推動區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