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中,清晰勾勒出香港園區在規劃設計、企業引進及管理上的方針,環保、社會責任及良好管治(ESG)的理念貫穿始終。然而,隨著總樓面面積的激增,第一期樓宇的建築高度也隨之拔高,從原本不超過10層的設計調整為最高不超過40層,引發了關於生態影響的討論。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接受訪問時,面對外界對於放寬樓高所帶來的環境擔憂,強調在設計樓高時充分考慮了生態保護的因素。他指出,位於園區最南端的人才公寓仍然限制在2層的高度,這一設計考量正是為了顧及周邊鳥類的飛行路徑,避免對它們造成影響。孫東還提到,這一高樓計劃在規劃過程中並沒有碰觸到任何自然保護區,顯示出他們對於綠色生態的深度重視,並保證所有的方案都會遵循城規的要求。
第一期園區的建設在明年即將啟用,他透露一開始就預計會有千餘人進駐。目前,已有數十家潛在租戶與園區洽談,涉及近百家生命健康科技企業的參與。這顯示出此地未來將成為創新科技的熱土,吸引各界目光。開園之初,主要依賴落馬洲口岸作為內地人員的過境通道,屆時將設有特殊通道,為特定人員提供專車直達園區的便利,香港人員同樣需要在指定站點乘車進入園區,具體的安排依賴於與保安局和運輸及物流局的進一步合作。
孫東提及第二期園區的發展計劃,現階段因為第一期的樓面面積已擴增至100萬平方米,相當於原計劃兩期發展的總面積,因此第二期的發展需要重新制定城市規劃。他表示,除了計劃在應急醫院的原址建設現代醫學大樓外,其餘用地亦有初步規劃方案,並強調這部分規劃尚不特別細化,屬於戰略留白。他對於內地政府在2027年後將會迅速確定第二期的發展表示樂觀,期待這一合作能為園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綱要》中也提到要積極探討保留內地籍人員在內地的社會福利保障,孫東進一步解釋,香港人員赴深圳工作不會影響他們在香港的福利,這樣的安排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內地人才進入園區,以減少內地員工的後顧之憂。隨著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這一新園區有望成為連接香港和內地的重要角色,隨時迎接各種挑戰和機遇。